地质雷达培训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质雷达培训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图 4 富水带地质雷达特征图像 图 5 岩溶洞穴的雷达特征图像

破碎带(波形杂乱) 含水层(基本均匀)

注:以上典型图像基本出自铁道部隧道预报规范

三、实际工作案例

(1)翁隧道出口YK54+840掌子面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推断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为隧道下一步的施工提出建议。下图为普翁隧道YK54+840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成果图及其波形情况图,从雷达图像分析可见在掌子面前方15m至17米见一明显强振荡反射,且该反射信号振幅基本未衰减。推断该隧道继续开挖将揭露一溶蚀空腔,且无任何填充物,因为空气中雷达传播速度约为围岩波速的3倍,故该溶洞轴向宽度约为6米左右且靠近隧道掌子面左半幅。隧道继续开挖至YK54+830处揭露一空溶腔,溶腔发育段为YK54+830~YK54+825段。

(2)老黑山隧道出口左洞信息交流卡 图1 ZK26+903掌子面左边墙发育一溶腔,向掌子面左上方延伸 图2 ZK26+903掌子面左侧距左边墙约2m处拱顶发育一结构面,充填有粘土 图3老黑山隧道出口左幅ZK26+903掌子面地质雷达波形图 根据雷达图像显示,ZK26+903~ZK26+893区段反射波强烈,波形相似性差,存在连续的同相轴,推断该区段岩体节理较发育,岩体整体较破碎,存在溶蚀构ZK26+903~造,前方地下水稍发育。据此,我方提出如表1所示围岩级别变更建议。 ZK26+893区段岩体较破碎,夹泥 表1 围岩级别建议表 线位 左洞 里程 ZK26+903~ZK26+893 ZK26+893~ZK26+873 长度(m) 10 20 原设计 围岩级别 III III 预报建议 围岩级别 Ⅳ III 2013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隧道继续开挖过程中揭露ZK26+903~ZK26+893区段掌子面左侧岩体较破碎,存在溶蚀现象,局部夹泥,掌子面右侧区段岩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实际情况与我方预报情况相吻合。 ZK26+873区段ZK26+888~揭露为灰白色中风化细晶白云岩,岩质较坚硬;岩体节理较发育,多为方解石脉充填;岩体整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掌子面左侧靠边墙ZK26+895~ZK26+893区段发育一溶腔,向掌子面左上方发育,直径约~3m,深度2m左右,内部有粘

夹泥,存在2013年10月15日,老黑山隧道出口左幅掌子面开挖至ZK26+893,掌子面溶蚀构造 土充填,呈可塑~软塑状。掌子面左侧距左边墙约2m处拱顶发育一结构面,倾角约为90°,几乎沿隧道轴线方向向掌子面前方延伸,揭露延伸长度约为4m,结构面充填有泥质,含水量较高,呈软塑~流塑状。掌子面潮湿,地下水稍发育。掌子面照片如图4、图5所示。 图4 ZK26+893掌子面左边墙(ZK26+895~ZK26+893区段)溶腔 图5 ZK26+893掌子面左侧距左边墙约2m处拱顶发育一结构面 鉴于掌子面揭露情况,我方决定增加预报频次,于2013年10月15日对老黑山隧道出口左幅ZK26+893掌子面前方30m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图像如图6所示。

图6老黑山隧道出口左幅ZK26+893掌子面地质雷达波形图

综合两次雷达图像进行分析,推断ZK26+893掌子面前方区段岩体整体较破碎,存在溶蚀构造,掌子面揭露溶洞与裂隙有贯通趋势,前方地下水稍发育。

依据已开挖段揭露地质情况,结合两次地质雷达数据处理结果,我方提出如下围岩级别变更建议。 表2 围岩级别建议表 含水信号 线位 左洞 里程 ZK26+893~ZK26+873 ZK26+873~ZK26+863 长度(m) 20 10 原设计 围岩级别 III III 预报建议 围岩级别 Ⅳ III 2013年10月16日至10月20日,隧道继续开挖过程中揭露ZK26+893~ZK26+883区段掌子面左侧岩体较破碎,揭露溶洞逐步扩大,夹泥较多;掌子面右侧区段沿裂隙有软塑~流塑状粘土渗出,土体含水量较高,拱顶岩体表面湿润,局部存在点滴状渗水、掉泥。总体上,实际情况与我方预报情况相吻合。

2013年10月20日,掌子面开挖至ZK26+883。掌子面揭露为石炭系摆佐组灰白色中风化细至中晶白云岩,岩质较坚硬。掌子面左侧发育一溶洞,揭露溶洞洞口处直径约5m,向内部增大趋势,向上延伸深度约20m,洞内有块石堆积,洞壁有粘土附着,呈可塑~软塑状;溶洞内部ZK26+893拱顶上方约10m处揭露一洞口,直径约2m,向已开挖段延伸,延伸长度未知;ZK26+887拱顶上方约6m处揭露一洞口,直径约2m,向隧道进口方延伸,深度及规模未知(据现场施工人

员描述,内部规模较大,向前延伸深度在30m以上)。掌子面右侧中部发育有裂隙,并有软塑~流塑状黄泥渗出。掌子面照片如图7~10所示。

图7 ZK26+883掌子面照片(9月19日) 图8 ZK26+883掌子面照片(9月20日,塌落物清理后) 图9 ZK26+883掌子面右侧中部沿裂隙有软塑至流塑状粘土渗出 图10 ZK26+883掌子面右侧靠边墙沿裂隙渗出的软塑至流塑状粘土 (3)毕镇线锅庄隧道预报

2015年12月10日,锅庄隧道进口右幅掌子面开挖至YK11+795时,揭露岩性灰黑色中风化薄~中厚层灰岩,掌子面中部拱顶揭露竖向岩溶管道,溶腔内有黄泥夹石块充填充填,充填物无自稳能力,遇水后易形成泥流、突泥现象;我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施工方对洞内及地表进行调研。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目前锅庄隧道进口左洞开挖位置已处于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该区段隧道顶板为大型岩溶漏斗,推测当前掌子面揭露为漏斗范围,后对地表进行调查及走访,发现在地表形成一塌坑,塌坑直径约为3米,深约4米~5米。

掌子面照片如图1-1、图1-2;地表照片如图1-3、图1-4;隧道断面图及位置图如图1-5图1-6所示。

图1-1 YK11+795 揭露竖向岩溶管道。

图1-3 地表塌坑

图1-2 ZK11+822 岩溶管道内有黄泥夹石块充填

图1-4 坍塌内

2. 锅庄隧道地质情况及预报结果与分析

我公司于2015年12月06日对该隧道YK11+788掌子面前方进行了地质雷达测试。

雷达处理后图象见下图:

图2-1 YK11+788掌子面地质雷达波形图

(测线1)

图2-2 YK11+788掌子面地质雷达波形图

(测线2)

表2-1 地质雷达测试成果判释 隧道名称及洞别 测试范围 探测长度(m) 地质雷达测试成果判释 分析测线反射波形图可以发现,前方预报区段地质雷达波形整体较杂乱,同相轴连续性一般,其中4~26m范围内呈现多处强反射信号,反射波波形杂乱,同相轴时断时续,能量团不均匀;结合掌子面围岩地质情况,综合推断YK11+792~YK11+814区域在受构造影响,构造裂隙及沿裂隙溶槽发育,竖向岩溶管道或溶腔,充填物无自稳能力;地下水发育,围岩自稳能力极差。 锅庄隧道 进口右幅 YK11+788 ~ YK11+818 30 (4)错误分析案例 雷达图像显示

3-7 I#隧道出口左幅ZK3+257上台阶底部附近前方地质雷达成果图

I#隧道出口左幅ZK3+257上台阶底部附近前方地质雷达成果图

问题:两个图所反映的信息? 高频低频信号的区别? 同相轴连续性? 结果判别

表3-1 地质雷达测试成果判释

隧道名称 及线位 测试范围 探测长度 (m) 地质雷达成果分析 分析测线反射波形图可以发现,前方预报区段雷达波形较为均匀(1),能量团分布较为均匀(2),低频同相轴连续性一般(3),结合勘察、设计资料综合分析推测:初步推测本次预报段内岩性为泥岩夹砂岩、砂岩夹泥岩(4),围岩含泥质重,岩质较软至软,围岩节理裂隙、软弱夹层密集,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局部围岩接近松散介质,围岩潮湿至湿润,多呈点滴状至线状出水(5);总体上围岩完整性类似于现在掌子面。 I#隧道 出口左幅 ZK3+257 ~ ZK3+237 20 (1)反射波杂乱 (2)此处可不提能量团或能量团分布不均匀 (3)同相轴(错断,时断时续,连续性差等) (4)地质推测不应卸载雷达预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