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作业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9.隐蔽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条件包括( )。

A.市场价格发挥调节作用 B.严格的价格管制 C.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 D.过度的需求压力 E.价格双轨制

20.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包括( )。

A.产出效应 B.强制储蓄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E.引发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 1、D 6、A 11、ABCD 16、BCD

二、判断题

1.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 )

2.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 3.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4.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 5.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

6.成本推进说是一种侧重人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 7.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

8.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使货币购买力增强,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经济有利。( ) 9.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投资倾向降低,不利于经济增长。( ) 10.隐蔽型通货膨胀没有物价的上涨,因此无法用指标来衡量。( ) 参考答案: 1、√ 6、√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

3、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公开性通货膨胀

2、√ 7、√ 3、× 8、× 4、√ 9、√ 5、× 10、× 2、D 7、C 12、ABCDE 17、ABCDE 3、 D 8、A 13、 ABCD 18、BCE 4、B 9、B 14、ABDE 19、BCD 5、A 10、B 15、AC 20、ABCDE 6、隐蔽性通货膨胀 7、菲利普斯曲线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判定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 2、导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成因?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会产生哪些效应? 4、治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对策。

5、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为什么?

第13章 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 )。 A. 基础货币 B. 经济增长 C. 充分就业 D. 物价稳定

2.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 充分就业 B. 非自愿失业 C. 自愿失业 D. 摩擦失业

3.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际经济问题。

A.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B.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C. 财政政策 利率政策 D.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4.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A. 法定存款准备金 B. 再贴现政策 C. 公开市场业务 D. 窗口指导

5.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贴现率 C. 降低再贴现率 D. 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6.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 )。

A. 利率 B. 货币供应量 C. 基础货币 D. 贷款限额 7.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 A. 可贷资金量减少 B. 可贷资金量增加 C. 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 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8.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 提高贷款利率 B. 降低贷款利率 C. 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 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 )主要解决国)。 )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一定

10.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政策 D. 都不是

11、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最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贴现率 D、道义劝告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会使货供应量(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其它 13、下面不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是( ) A、相关性 B、长期性 C、可测性 D、可控性 14.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最基本要求是( )。 A. 抗干扰性 B. 可测性

C. 相关性 D. 可控性 E. 适应性

15.货币政策的四要素是指( )。

A. 传导机制 B. 政策工具 C. 中介指标 D. 政策目标 E. 操作指标

16.《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

A. 货币供应量 B. 信用总量 C. 同业拆借利率 D. 银行备付金率 E. 贷款规模

17.自1984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 )。 A. 充分就业 B. 稳定物价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E. 金融稳定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 A. 货币供应量 B. 基础货币

C. 利率 D. 超额准备金 E. 税率

19.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

A. 调控效果猛烈 B. 主动性强

C. 灵活性高 D. 影响范围广 E. 容易对经济产生副作用

20.“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

A. 提高利率 B. 降低利率 C. 放松信贷 D. 收紧信贷 E. 增加货币供应量

21.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 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 A.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22.下列属于“紧”的财政政策的有( )。 A. 收缩信贷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减少支出 E. 增加支出

23.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 )。

A. 消费信用控制 B.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 窗口指导 D. 道义劝告 E. 优惠利率 参考答案: 1、A 6、B 11、B 14、BCD 19、BCD

二、判断题

1.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摩擦失业等都不存在了。 ( )

2.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 )

3.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4.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而非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

6.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是呈一致性关系的。( )

2、B 7、B 12、C 15、BCDE 20、AD 3、 B 8、A 13、B 16、ABCD 21、BCDE 4、 C 9、B 17、BC 22、BD 5、C 10、C 18、BD 23、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