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07课时文言实词课堂训练(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07课时文言实词课堂训练(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足为奇。“所”“其”都是文言文中常见虚词,所考含义、用法都是典型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B【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可用排除法做,即找出最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句

子,含有此句子的选项为错误的,以此排除。这六个句子中,②句是表现詹鼎刻苦读书,勤奋好学;③句“廉名”指他廉洁,⑤句是其奏章的语言特点,不能体现“出众”。由此排除含有②③⑤的ACD三项。此题秉承文言文考查的基本题型。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D【解析】D项,文章最后一段“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但是“丞相曰:

‘……不可使外也’”可知,丞相没有同意吏部的申请,所以詹鼎没有担任河南行省郎中。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是否有无中生有的错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①我们原本就是做买卖的人家,生养孩子能继承家业,我的家业不废弃就足够了,为什

么跟从读书人结交游学?

②皇上读了(他的)奏章,说:“谁说方国珍家里没有人才呢?这篇奏章能够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他,不再过问追究。

【解析】此题沿用2013年考查两句的形式,这样减轻了学生考场上的书写分析的压力,但两

个题各5分,也使得此题更容易拉开学生得分的差距。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做题时可在原文上大体翻译一下重点词、特殊句式(可能的得分点),这样可以利用语境分析,避免低级错误,同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润色一下,使答案更合情理,语言通顺。注意以下字的翻译:(1)故、业、奈何、从、游;(2)孰……哉、是、活、乃、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

13 / 14

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丞相像这样称赞他。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