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均珍 陆炎洲《三角形的内角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吕均珍 陆炎洲《三角形的内角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磨课历程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书本上给出的量、折、撕等方法产生了疑问了,觉得这些方面有着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办法去证明呢? 师:三角形按角分一共有几类?我们就一类一类地进行证明,你们说这办法可行吗? (1)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2)证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3)证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小结:现在我们可以说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 ……

反思 ⊙“猜想”牵强附会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之前,学生从书本上、家长老师的口中已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而且作业本以及其他练习题已有这一知识的习题。因此在本次试教中学生基本没有猜想,以结论判断问题,根本没有达成之前的预设。

⊙“180度”根深蒂固

本次试教的班级是位于城郊结合处,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城区略有不同。不仅在猜想这个环节中,学生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定论的影响。在后面量度数这个环节中,学生量出的结果不是180度,他们也会擦掉重新修改数据,使它刚好是180度。在“撕一撕”这个环节也一样,学生对于拼成的角一致认为都是平角,正好是180度。所以,在证明这一环节的引入非常生硬,探究过程也非常艰难。教学的效果与第一次截然不同。教师的尝试中发现对于不同的班级,相同的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尝试三:合情“猜想” 分层“验证”

困惑 第一次试教可谓比较顺利,第二次试教却可以用“糟糕”两字来形容,教学似乎回到了起点。笔者在痛苦地思考与分析研究中,很多想法推倒了又重来,不断地反复。心中的困惑越来越多: ⊙仍是“猜想”

不可否认猜想是极具思维价值的,在本课中尝试猜想同时渗透极限思想的本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磨课历程

意是好的。但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合情猜想,使猜想避免流于形式,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呢? ⊙仍是“证明”

进行证明的尝试起初是缘于学生的质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考的阶梯。可是学生没有提出质疑,那么证明的引入该如何把握?过于强调证明而弱化最基本的实验方法是否过头? ⊙个 体 差 异

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水平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数学学科尤为明显。如何能照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水平,又能考虑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又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呢?在此教学内容上把什么作为普遍性的方法让所有学生接受?又如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考的阶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笔者不断研磨教材,不断分析课堂,不断提出假设并不断推翻原有方案,最终确定模拟经历古人的猜想过程来达到合情猜想的目的。用分层验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

实践 【教学片段】

课前游戏——超级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这个游戏之前,先让我们来见一位老朋友。它是谁?你了解多少呢? 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那么它的四个角的和是多少? 生:360度。 师:长方形带来了三位好朋友。它们分别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游戏就在它们四个朋友之间展开的。看,在长方形中划一条对角线,就出现了两个直角三角形。你会玩吗? 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 一、模拟古代的猜想过程 师:我们学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板书:三角形) 师:三角形的三个角是哪三个? 它们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师:同学们,现在时光倒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有两个人正在讨论呢?一个人说:“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会变化的。”另一个说:“我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确定的。”你觉得谁说得对。请你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磨课历程

拉拉牛筋思考一下。 生:我同意另一个人。因为三角形每个角虽然在变化。但是有的角变大了,有的角却变小了。 师:他们听了你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板书:定数)一个人说:“我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肯定不会超过360度。”另一个人说:“我认为三角形肯定不会小于90度。”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三角形内角和在270度和90度之间。因为三角形里有一个钝角,肯定大于90度,三角形内不可能有三个直角,所以肯定小于270度。(板书:大于90度小于270度)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让我们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不断地靠近,三角形的三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三角形一个角接近180度,另外两个角接近0度。 师:当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不断向远处延伸,三个角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三角形一个角慢慢变成0度,另外两个角接近90度。 师:你想说什么?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很有可能是180度。(板书:接近180度) 师:事实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知道的同学举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告诉我们的。 师:你曾经有过疑问吗?(点头)。我要表扬你,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 今天,我们要验证给古人看一看,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几度?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二、猜想验证 自主探究 1、讨论方法 我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对还是不对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量一量 、折一折(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拼一拼(三个角拼一拼、六个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变成长方或平行四边形)。 2、选择2种方法进行验证 小组合作 3、反馈交流 量 : 师:用量一量这个方法的举手。你们有没有受180度的干扰?(都摇头)尊重事实是一个研究者最重要的精神。你们算出的内角和是几度? 板书:178度 179度 181度 183度 176度 180度 师:面对这么多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为什么量的会不一样呢? 师: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尺不标准,量的方法不准确。所以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同。我们可以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找到一个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磨课历程

相对精确的数。 拼: 师:用拼一拼这个方法的举手。请你们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我觉得拼出来好象有点细缝。如果是179度,看起来也像一个平角呀。 折: 师:用折一折这个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展示。 师: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上面对折下来的线要与底边平行。左右对折的时候要与底边垂直。 三、尝试证明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量、拼等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觉得这些方面有着局限性。老师真的非常佩服你们这种大胆质疑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精神。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更科学严谨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师:直角三角形能不能请它的好朋友长方形来帮帮忙? 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小组讨论探究、汇报。 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如图),得到2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内角和是3600。所以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0÷2=1800。从而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证明的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有一位科学家在12岁时就发现“任何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0。他就是帕斯卡。(介绍帕斯卡) 师:希望大家能像帕斯卡一样爱学数学。现在你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那么你就用这个结论来挑战一二两个星级。如果你还不能说服自己,那么请你先挑战三星级,证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应用这个结论解决一二星级。 四、分层练习 ◎选择你们组挑战的星级。 ☆:小组内每一位同学出一题,并解答。组长批改。 (1)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 (3)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 (4)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