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全部教案 - 北师大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七年级数学上册 -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全部教案 - 北师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_____动成体。

例2、如图,把第二行的图形沿虚线旋转一周能得到第一行的哪个几何体?连一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B C D E F G Ⅲ.课堂练习

1.几何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面有_____面和_____面之分。 2.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面动成_____。

3.长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其中围成圆锥的面有_____面,也有_____面。

Ⅳ.课时小结

1.通过丰富的例子,知道了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3.认识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2中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1。点、线、面构成图形 2。面和面相交得到线, 线和线相交得到点。 3。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2展开和折叠(一)

一、教学目标:

5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一些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一些立体图形可展开成平面图形,发展空间观念;(2)、由观察、折叠等数学活动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3)、了解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能由侧面展开图想象出棱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归纳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表达,合作交流感受数学活动的生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学活动认识棱柱的特征,能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思维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图形可以折叠成棱柱。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具准备:圆锥冰淇淋筒、长方形纸、供折叠用平面图形若干棱柱实物、胶纸。 五、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⑴将圆锥形的冰淇淋筒沿一虚线剪开展成一平面的扇形。

⑵将长方形纸折叠数次围成棱柱的侧面。 Ⅱ.探究新课

问题:如何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以上活动?能否用语言归纳以上活动中你的感受?

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活动,并能主动说出“展开”和“折叠”。同座交流感受并能大胆表达。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Ⅲ.做一做

1、图示的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棱柱?学生动手操作。 图一

图二

2、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 3、演示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棱柱。

6

4、观察理解归纳。

(1)、棱柱的有关概念: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都叫棱,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侧棱。

(2)、棱柱的特征:①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②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图形,且都是多边形;③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3)、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它们的底面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棱柱。

(4)、棱柱中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n棱柱(n≥3且n为正整数)有2n个顶点,3n条棱,(n+2)个面(两个底面和n个侧面),且顶点数+面数-棱数=2.

5、学生在自己的模型上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养成动手操作实验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精神。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而从两个图形的共性看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棱柱。)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勇于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交流和展示中体验成功。) 6、归纳: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1)、练习:课本P12想一想

如下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1) (2) (3) (4) 【(1)、(3)不能;(2)、(4)能。】

(2)、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的特征: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平面图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成几何体.比如:棱柱.若能折成棱柱,一定要符合以下特点:(1)棱柱的底面边数=侧面数。(2)棱柱的两个底面要分别在侧面展开图的两端。(3)四棱柱的平面展开图中只有5条相连的棱。

练习:课本P11随堂练习:长方体有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个面这些面的形状是______。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哪些棱长度一定相等?

Ⅳ.课时小结:1、棱柱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特征?

7

Ⅴ.课后作业1.P10 习题1.3中1、2

2.请选择你做的棱柱模型以任一方式展开,和你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所得图形有什么启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2 展开和折叠(一) 做一做 练习: 课时小结 课后作业 七、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2展开和折叠(二)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习棱柱表面的展开图,初步尝试圆柱、圆锥表面的异型图,能够做出一个棱柱、圆柱、圆锥形的模型,了解几何体与它展开的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

2、逐步提高由几何体想出展开图,由展开图可想出几何体的识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识图想物、看物想图、画图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爱数学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棱柱表面展开图的识图能力。

(2)认清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展开图中的各个部位与立体图形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难点:(1)由几何体想象出它的表面展开图。

(2)圆锥各部位与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各部位的对应关系也是学生较难想象的,另外棱锥以及一个正方体的多种展开图。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棱柱的展开与折叠,大家通过相互研究、交流、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将正三棱柱(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表面展开图画出来供大家鉴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