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现代物流基础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1章 物流概述 1.1 物流的概念

1.2 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案例分析 香港成为世界市场物流枢纽的八大优势 第2章 物流系统 2.1 物流系统概述 2.2 如何推进物流系统化

案例分析 香港机场货运中心 第3章 物流功能要素

3.1 运输 3.2 仓储 3.3 装卸搬运 3.4 包装 3.5 流通加工 案例分析 联华便利物流中心装卸搬运系统 第4章 企业物流

4.1 企业物流概述 4.2 供应物流 4.3 生产物流 4.4 销售物流 4.5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案例分析 蔡氏物流:让制造业赚物流的钱 第5章 第三方物流

5.1 第三方物流概述 5.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5.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4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选择和实施 案例分析 冠生园的物流外包 第6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

6.1 配送 6.2 配送中心

案例分析 沃尔玛利用物流配送节约成本 第7章 国际物流

7.1 国际物流概述 7.2 国际物流系统 7.3 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 7.4 国际物流结点 7.5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案例分析 中远:物流“旗舰”之七种“舞步” 第8章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8.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8.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8.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8.4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 戴尔的供应链之迷 第9章 绿色物流

9.1 绿色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9.2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9.3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案例分析 夏普的绿色物流 第10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

10.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0.2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0.3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特性与要求 10.4 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案例分析 “戴尔”的物流电子商务化 参考文献

1.1 物流的概念 1.1.1 物流概念的起源 1.1.2 物流的定义

在物流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组织和学者都给予其不同的定义。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商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本书采用的是中国国标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 1.1.3 物流的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1)供应物流 2)销售物流 3)生产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地区物流 2)国内物流 3)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1.2 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2.1 我国物流的现状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 (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5)一些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6)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 (7)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8)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已在物流业务中应用 1.2.2 我国物流的发展阶段

(1)初级发展阶段(2)停滞阶段(1966—1977) (3)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0) (4)高速发展阶段

1.2.3 我国物流发展前景 1.2.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2.1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环节所组成,它们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 2.1.1 物流系统的定义和构成 (1)物流系统的定义2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移动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

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图2.1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2.1.3 物流系统的功能

(1)输入 (2)输出 (3)处理(或转化) (4)限制、干扰 (5)反馈 2.1.4 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性 (2)快捷性 (3)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 (4)规模适当化

(5)库存控制

2.2 如何推进物流系统化 2.2.1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2.2 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1)大量化 (2)共同化 (3)短路化(4)计划化(5)专业化 (6)省力化 (7)信息化

2.2.3 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关系 (1)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

(2)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3)各子系统的费用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图 2.4 商品库存量与缺货率的关系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3.1 运 输

3.1.1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在物流据点之间的移动。

3.1.2 运输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①运费——高低。 ②运输时间——到货时间长短。3 ③频度——可以运配送的次数。 ④运输能力——运量大小。 ⑤货物的安全性——运输途中的破损

及污染。 ⑥时间的准确性——到货时间的准确性。 ⑦适用性——是否适合大型货物运输。 ⑧伸缩性——是否适合多

种运输需要。 ⑨网络性——和其他运输机具的衔接。 3.1.3 运输方式及特点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分为车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1)车皮运输 2)集装箱运输 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①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 ②具有定时性。 ③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 ④可以大批量运输。 ⑤可以高速运输。 ⑥可以按计划运行。 ⑦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 ⑧节能。

铁路运输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包括 ①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 ②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 ③运费没有伸缩性。 ④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 ⑤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 ⑥货物滞留时间长。 ⑦不适宜紧急运输。 (2)公路运输

它是最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所使用的设施包括公路、公路车站和行使在公路上的车辆。

1)公路运输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对门服务。 ②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③容易装车。 ④适应性强。 2)公路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②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 ③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④消耗能量多。 (3)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其设施主要包括天然水道(或经过改良的水道)、港口和船舶。

1)水上运输的优点 ①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 ②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 ③适用于重货物和大批量运输。 ④节能。 2)水上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运输速度比较慢。 ②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 ③搬运费用偏高。 ④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 ⑤易受天气影响。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的设施主要包括航空港、飞行器和航空设施。 1)航空运输的优点

①运送速度快。 ②服务质量高、安全可靠。 ③受地形条件限制小。 ④包装简单。

2)航空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运费偏高。 ②受重量限制。 ③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 ④受天气影响较大。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随着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而发展起来的特殊货运方式,其设施包括管道线

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货物凭借高压气泵的压力在管道内移动,到达目的地。 1)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 2)管道运输的不足之处

③管道建设的初期固定投资成本大。

④管道运输特征鲜明,适用范围极为有限,但是也发展到粉粒体的近距离输送。 3.1.4 运输合理化

(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 (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3)提高运送效率 (4)推进共同运输 3.2 仓储

3.2.1 仓储的概念和功能

(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 (2)调节供需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3.2.2 仓库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1)自有仓库 自有仓库是指各企业为了保管本公司的物品(原料、半成品、产成品)而建设的仓库。

2)营业仓库 按照仓库管理条例取得营业许可,保管他人物品的仓库称营业仓库。 3)公共仓库 国家或公共团体为了公共利益而建设的仓库称公共仓库,即为公共事业配套服务的仓库。

4)保税仓库及保税堆货场 根据有关法律和进出口贸易的规定取得许可,专门保管国外进口而暂未纳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仓库,称保税仓库。 (2)按结构和构造分类

1)平房仓库 平房仓库是指仓库建筑物是平房,结构很简单,有效高度一般不超过5~6 m的仓库。

2)多层仓库 多层仓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