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史(国别史)(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历史-世界史(国别史)(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具体内容) ②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英、法、日) 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具体规定) ④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四、第三帝国的兴起

(一)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二)纳粹党采取的措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表现)

1、政治上:取缔其他所有政党;对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2、经济上: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3思想上:严密控制文化教育领域,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4、军事上:从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5、对外关系上:1933年推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五、希特勒的冒险和失败

(一)背景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①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②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未予反击。

③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英法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捷克。 2、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①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②不久,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③1937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形成。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冒险:挑起二战:1939年9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结果德国被打败。

六、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一)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 1、对德国的处理:

(1)领土:分区占领:战后,苏、英、法、美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2)战犯: ①纽伦堡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②法庭宣布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二)德国的分裂

9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七、联邦德国的崛起

(一)崛起原因:

1、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的扶持政策:

①保留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 ②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经济援助。

4、政策切实可行、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5、人民的素质和辛勤劳动。

(二)表现: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2、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三)影响:成立欧洲共同体,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八、德国的重新统一

政权更迭后,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形式,完成国家统一。

美国

一、美国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一)背景: 1、社会状况:

①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第一个:1607年弗吉尼亚

)②移民主要来自英国、欧洲其他国家和非洲黑奴。 ③殖民地统治模式依照英国政体建立;(殖民地有总督和议会) ④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富兰克林、杰弗逊) ⑤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革命的主要力量) 2、经济状况:

①资本主义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形成) ②18世纪中期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种植园主阶级形成)

③英国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①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②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 (二)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5年5 月,第二届大陆会议。 3、美国独立: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4、战争转折:萨拉托加大捷;(不久,法国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10

5、战争结束:1781年10 月,约克镇英军投降。 6、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1、条件: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大州与小州、蓄奴州与自由州的妥协 2、内容 3、评价:

①民主性:确立了共和政体;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②局限性:种族歧视: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③作用:巩固了国家政权。 (四)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1789年组成,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五)基本认识 1、性质:

①民族解放战争; ②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民族解放战争)

3、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

4、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5、遗留问题: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二、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

(一)西进运动

1背景:美国的领土扩张:

①手段:赎买、武装颠覆、入侵

②19世纪中期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的扩展。 3、评价:

①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②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原料和市场) ③国内移民过程 ④开发了西部。 (二)内战 1、背景:

①两种经济形式本质上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

②19世纪中期南北方的经济以不同的形式迅速发展; ③南北方的矛盾:关税上的分歧;对西部领土的处理问题;焦点:奴隶制的存废。④废奴运动的高涨使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⑤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2、过程

11

①爆发:1861年,南方创立南方同盟,公开分裂国家。接着,南方挑起战争。 ②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扭转战局:通过《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

④北方掌握战争主动权: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转折点) ⑤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3、基本认识:

①性质: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成果:它维护了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③局限性: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三、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时间: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

②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③19世纪中期完成 2、条件

①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

③外国移民涌入,提供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3、发明: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和轮船;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条件:

①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

③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2、发展表现:

①美国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③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说明美国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高)

四、一战前后的美国

(一 )一战前美国的对外扩张 (二)一战中

1、1917年,美国参战,成为主要的战胜国之一。

2、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三)一战后 1、经济: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但综合国力,英国仍然是第一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