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知识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八年级科学知识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

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 保护臭氧层。 (1) 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 温室效应。 (1)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 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 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四、空气污染与保护 1、 空气污染

(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①工业废气

和烟尘的排放 ②土地沙漠化 ③车辆尾气的排放

④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2) 空气污染的种类:①汽车尾气 ②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③ SO2 ④酸雨 4、 保护空气 (1) 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2) 保护空气的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 控制污染源 ③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 预防 ④ 植树造林。

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

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

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科学八年级下3章知识点

1、土壤的成分包括 动物、 植物 、 微生物 等生物成分和 矿物质(无机

物) 、 腐殖质(有机物) 、 空气 、 水分 等非生物成分。土壤中的有机物包括 死亡的生物提(遗体) 和 生物的排泄物(遗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 细菌 、 真菌 和 放线菌 等。

2、土壤是在 物理 、 化学 和 生物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

3、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 砂粒 、 粉砂粒 和 黏粒 三种。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 砂土类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