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出示幻灯片,内容为十个灯名。生齐念灯名后,回答问题,师评价)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把古代灯名的特点都说出来了,真不简单! 小朋友们仔细听,京剧中的灯官报灯名和咱们念灯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第2次播放《报灯名》音频,生答不同之处,师评价) 三、“学”中找趣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十个灯名是选自京剧《打龙袍》中《报灯名》的念白,今天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学一学用京剧的腔调来报灯名。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 三羊开泰灯,四季平安灯。 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 七擒孟获灯,八仙过海灯。 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 (1)慢速念

师领生跟,一句一句的慢速跟读,把每个字读到位,强调“字正腔圆”,让学生找读的感觉;(师用板鼓敲节奏,慢速) (2)找拖腔

师范念,让学生听老师哪些字拖腔了。 (生答,并范念所说灯名,全体学生跟读)

师出示幻灯片,标出拖腔的字,每标一个字,全体学生就念出拖腔的字所在的灯。 (3)区音调

师范念,让学生听老师哪些灯读得音调高,哪些灯读的音调低。

(生找规律,前面的灯的音调低,后面的灯的音调高。规律找出后,生按照规律齐念灯名。)

(4)评速度

师快速范念,让学生评价师报灯名的速度。

(生评价后,师用板鼓敲节奏,快速,并强调某些字的拖腔和某些灯的音调,全体学生齐念) (5)接龙念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各小组所念灯名。小组自行练习后,接龙报灯名,两灯一换。 (师观察各小组念得好的学生,并给与奖励。奖励为丑角形象一个,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其两眼之间用圆形粉扑拍些爽身粉。)

29

(6)齐表演

请获得丑角奖励的学生到前面表演,两灯一换,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为他们拍手伴奏。

同桌合作接龙读,请两三组同桌上前表演。(生评价,评出一二三等奖,礼品奖励。) (5)师模仿《真假美猴王》中的老猴的念白“大圣,你们哪个(guo)是真哪个(guo)是假?”(让学生学着说一说,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台词,比如“问:你在做什么?答:我在学京剧”等等,请两组学生进行表演)

四、“竞猜”激趣 1、四大功夫

师:京剧被成为国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剧,京剧的表演形式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刚才我们学的是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还有其他三种是“唱”、“做”、“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具体介绍“四大功夫”。多媒体展示) (1)唱:演唱

从总体来说,京剧以“唱”为主,声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黄”两种。 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 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 (2)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3)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拍电影、拍电视剧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拍摄,而京剧是在真实的舞台上表演,那怎样表现生活中的场景呢?京剧是虚实结合的艺术,用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来表现生活中的场景。例如一个马鞭加上扬鞭的动作,就表示正在骑马;一只桨加上摇桨的动作,表示正在行舟。

(4)打:武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缩影,而且京剧的武打范围广,难度也很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四大行当

除了从表演形式上把京剧分为“四大功夫”之外,京剧根据人物的性格、个性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多媒体展示四大行当,点击进入展示各行当的简介和图片,谈到花脸时,讲解脸谱知识)

(1)“生”是指男演员的一种行当,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有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

30

(2)“旦” 是指女演员的一种行当,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还有青衣、武旦、刀马旦、贴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

(3)“净”则指“花脸”就是通常说的有脸谱的角色(展示图片)

(4)“丑”是指诙谐滑稽或者小奸小恶的人,像《报灯名》中的灯官就是属于丑角(展示图片,播放视频)

3、(欣赏《三岔口》,让学生猜猜剧中两个人在干什么) 猜对的。奖励一个丑角形象 五、拓展增趣

师生齐念《报灯名》,表演 四、总结本课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你们有怎样的认识和感受呢?(请学生畅谈)也许同学们还不能完全领略到京剧的迷人魅力,脑袋中还有很多疑问?为什么称它为“京剧”?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它的音乐里有哪些伴奏乐器?我国有四大名旦之说,他们是谁?老师把这些问题留给大家,课堂是有限的,而京剧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近京剧,进一步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喜欢京剧的。(学生在戏歌《梨园英秀》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第十三课 《西游记》故事 儿童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字目标侧重学生的参与和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开故事会导入

用开故事会的方法导入新课,请几位学生每人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西游记》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文雅和善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耿直忠厚的沙和尚、任劳任怨

31

的白龙马以及阴险狡猾的白骨精,培养孩子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引发学生习新课的兴趣。 二、欣赏。

1、完整地欣赏一遍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初步了解小歌舞剧表演形式。 2、让学生说出歌曲中的人物不同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

3、片断欣赏,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清是非、拒绝有害物品的思想教育,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再次欣赏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请学生根据小歌剧《孙悟空打妖精》的歌词内容绘声绘色地讲述孙悟空打妖精的故事。

5、据不同角色的特色,指导学生编出简单的有代表性的动作,边听边做动作。(学行可跟随歌曲的旋律哼唱)。

6、加入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伴奏。节奏音型、节奏乐器让学业生自己设计和选择。教师在指导学生配伴奏时,除配好节奏型和选好恰当的乐器外,还需注意伴奏的艺术效果,如:模仿“一阵阴风”的音响、马啼声和鼻鼾声等,启发学生寻找类似的音源,加强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全员参与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7、表演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

(1)全班同学业一起参与,可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表演组或伴奏组。

(2)表演组的同学可自由选择角色,如扮演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白骨精和群众等(学生可自做一些简单的头饰、道具),根据对角色的理解设计动作,在与伴奏组合成前先排练二、三遍,熟悉小歌舞的表演程序。

(3)伴奏组的同学选好节奏型和节奏乐器,安排好制造特殊音效的同学,如“模仿阴风、马蹄声和鼻鼾声等,在表演前先排练二、三遍。

(4)表演组与伴奏组配合表演,因参与的人多,第一次合成时可能会比较乱,但不要紧,通过第一次的表演从中选中最佳的演员和乐手,再组成一个优秀的表演队伍,其余同学可扮演群众或观众,在吸取优秀表演者的经验后再组成另一支表演队进行表演。

三、小结。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