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云雀》

一、 教学目标:

运用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体会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和勇敢、乐观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体味文章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云雀张扬挺拔的热情和坚强勇敢的精神。(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与体会)

三、 教学难点:

理解云雀“乐天精神”的内涵。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图片导入):

运用图片投影,依次出示天鹅、鸳鸯、鹦鹉和云雀的图片,学生谈感受。(通过对比,学生对云雀朴素、平凡的外形有初步认识。)

师:云雀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但它在法国人眼中却被尊为“国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云雀。 2.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圈划。

(2)请学生合上书本,回忆刚才所听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对作者笔下云雀的印象。(此处使学生对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有初步认识。)

3. 重点读析:

(1)体会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朗读、班级交流) 师:的确,云雀充满着欢乐,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云雀的欢乐。 (2)体会云雀勇敢乐观的精神;(朗读、班级交流)

师:我们一起分享了云雀的欢乐,但是如此欢乐的云雀,作者却又在文中说它是“不幸”的鸟儿,为什么?

师:既然云雀的生活布满风险,为何能如此欢乐?(因其生性愉快,具有勇敢、乐观的精神。) 4. 拓展迁移:

由云雀勇敢乐观的精神联想到具有“云雀精神”的人。

师:平凡的云雀,有着不平凡的勇敢与乐观,可谓是鸟类中的杰出者,想想我们人类中有没有同云雀一样勇敢、乐观的杰出者?

5.教师小结:

人们总是认为快乐与悲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实不然,悲伤了,恰恰是离快乐更进一步了。我们应该收集生活中点滴的阳光,也学云雀那样,做一个快乐的精灵。享受生活给我们的磨练。

第七课 感知音乐力度(四)

《游击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曲家冼星海,并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能在演唱《游击军》时表现出来。

17

教学设计

(一)、学唱《游击军》 1、有感受地听。

故事导入,介绍作曲家冼星海和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游击军》,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绪、速度、力度等特点,并找出歌曲中最能表现机警、沉着、勇敢、坚定情绪的节奏型是哪些,选出两小节作典型作分析示范。

2、有表情地唱。

①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往往把歌曲中最有代表性的节奏——附点节奏中的附点省去,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正,并把正、误两种唱法示范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节奏更能表现出机警、沉着、勇敢、坚定情绪。

②分析各乐句的音乐形象及表现形式。前半部分,启发学生从歌词上判断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 “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该句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坚定有信心的情绪演唱,力度递进增强。)?“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至“Chi cha chi cha”的结尾部分,要有一种远去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要唱得很弱。

注意:在唱歌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用气息支持发声的歌唱能力。无论是强声还是弱声,都要强调用气息支持,以避免弱声唱虚、强声喊唱的现象产生。提示学生在适当的地方换气,一般是四小节换一口气。只有在“不怕敌人的机械兵”及“把强盗们都肃清”两句前需要换气。

3、有创造地演。

启发学生寻找音源,用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如抖动铅笔盒,装上沙子的矿泉水瓶等模仿游击战士从远处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然后分小组,根据《游击军》的词曲边歌边演。

18

第八课 你唱我来和

《卡农歌》

教学内容:《卡农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合唱歌曲,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并与同学协作完成歌曲《卡农歌》的合唱。

2、进一步的进行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使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 教学重点:完整学会演唱合唱歌曲《卡农歌》。

教学难点:通过合唱练习,提高演唱音准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星星〉

1、游戏: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分组读,看谁读的准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轮唱

3、轮唱也叫卡农。它是卡农的一种,同一旋律在各声部上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第一声部称“起句”,其余声部的重复称“应句”,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打开课本25页,我们读一读课本上的这一段关于卡农的解释。

4、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卡农歌》

5、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黄自的作品。他在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特别是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有几个声部,这两个声部是按同样的顺序进行的吗 7、学习第一声部

8、用“LU”音跟琴轻声唱 9、读歌词

A:师带读第一声部

B:师:你们能不能用轮唱的形式来读第一和第二声部的歌词呢?我们来试试吧! C:生读一声部,师读二声部 D:生生配合读

10、同学们,你们真棒!

11、来,跟音乐默唱第一声部 12、跟音乐轻声唱 13、跟琴唱

第二课时 学唱〈卡农歌〉二声部 一、复习一声部

二、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二声部的旋律,它与一声部旋律有什么区别吗——二声部与一声部完全一样,只是二声部比一声部出现晚两个小节

三、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做的读歌词的游戏吗?来,我们开复习一次——按高低声部出现的先后顺序读歌词

四、你们的节奏真准!你们能用唱的吗?来,我们试一试 五、师弹琴,生唱第一声部,师唱二声部 六、交换。师唱第一声部,生唱二声部

19

七、生生合作唱

八、跟录音机完整演唱歌曲

九、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轮唱,这样的演唱形式也叫做卡农,它的特点就是各声部有规律地进行模仿,这样的形式你们喜欢吗?希望以后我们还能接触更多这样的演唱形式。

教学内容 《卡农歌》《欢乐歌》

教学要求 通过欣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认识卡农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 难点 分声部唱卡农《欢乐歌》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

1、听一听: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仔细聆听。 2、说一说: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看一看:出示彩色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也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三、教师归纳:卡农原意是规律,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 曲式的特点:虽然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 四、听听唱唱:歌曲《欢乐歌》由四个乐句组成,教师范唱 学生跟着拍手。

先唱主旋律,唱会后,全班分成两个声部,分别进行练习,然后再试唱卡农。 五、在歌声中结束。

第九课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

《木桶有个洞》

教学要求

1、通过学唱〈木桶有个洞〉,学生能灵活运用力度记号,并巩固已建立的“小音库”音高概念。

重点 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