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a)在微风的时候

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 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 x x b)中风的时候 xx xx c)强风的时候 xxxx xxxx

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

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 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 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

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

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 3 符合

4、帮助学生建立3 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两个音。

1)练习mi sol 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 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 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5

第三课 认知音的时值(二)

英雄凯旋歌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柯达伊教学法为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英雄凯旋歌》的歌唱教学。 (二)理论依据

柯达伊指出: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歌唱,不是靠强制性地学习某种乐器。尤其合唱的训练不应该依靠键盘带领,而应该教会合唱队员自己读谱,视唱旋律。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英雄凯旋歌》是人音13册第五单元“巴洛克风格”中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中的一首大合唱中的节选片段。

这部分旋律由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而成。第一乐段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平稳而庄严,情绪明朗自然。第二乐段(9—16小节)也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旋律流畅而细腻,情绪亲切自豪。第三乐段(17—24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尽管歌词只是叙述了英雄们凯旋归来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而颂扬英雄业绩的内涵是显而易见的。

整首歌曲,节奏简单,旋律平稳,适合用于柯达伊教学初期的歌唱训练。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识谱歌唱。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不具备识别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但经过前期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训练已有明显转变,尤其在音准方面。 (三)教学方式

1.钢琴带领学生听音、模唱。 2.柯达伊手势带领学生构唱。 3. 引导学生体验二声部合唱。 (四)技术准备

6

1.《英雄凯旋歌》音频资料。 2.学案。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1.对于相对关系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记忆需不断巩固。通过手势的辅助去唱准音,感受音高位置。

2.对于正处于变声期中,或马上要进入变声期的初中学生,要不断提醒,养成轻声用高位置歌唱的习惯,遇到高音要运用假声唱的方法解决。 三、教学难点、重点:

(一)难点:

1.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2.大小二度变化音的演唱。 3.一字多音的演唱。 4.二声部的合唱实践。 (二)重点:

和谐、自然、音准准确的二声部视唱《英雄凯旋歌》。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学唱歌曲《英雄凯旋歌》,产生对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中。

2.通过二声部合唱,产生对和声的美继续追求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构唱→听音→实践→总结”自主学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形成首调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概念。 2.能够音准准确的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3.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英雄凯旋歌》。 4.能够视唱简单的二声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间反复播放《英雄凯旋歌》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间融入对音乐旋律的初步记忆。 (二)新课讲解

1.复习C大调音阶。(3分钟)

(1)教师用钢琴弹一遍,上下行。学生听,在心中默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钢琴的音色及音准。)

(2)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跟琴轻声唱。

7

(3)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无琴轻声唱。

(4)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音阶,通过手势的提醒,进一步提高音准。 【设计意图】巩固音阶,唱准每一个音。 2.学唱歌曲旋律。(20分钟) (1)根据老师所给手势唱音名。

(2)给第一个音,挥拍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3)解决视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例如:变化音、节奏、宽音程等) (4)给第一个音,挥拍完整、流畅的再次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5)学生自己加歌词演唱歌曲。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教师进行引导解决,并提示演唱时的声音位置、咬字、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柯达伊手势练习构唱音高、完成歌曲旋律视唱,达到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三)拓展实践

3.听音练习,简谱填写学案中的二声部唱名。(5分钟) (1)第一遍听。 (2)第二遍检查。

(3)请一位学生唱出自己所听答案,教师在演唱过程中,用手势公布正确答案,其他同学较对这位同学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耳,加强音高记忆。 4.给第一个音,挥拍演唱听写的二声部。(2分钟) 【设计意图】巩固锻炼学生识谱视唱能力。 5.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6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仅锻炼识谱视唱能力,还锻炼学生二声部的听觉,感受和声效果,初步体验合唱的美。

(四)归纳总结(4分钟)

1用选择题的方式选择所学歌曲的曲式结构。 A. A+B+B B. A+B+C C. A+B+A 2学生回顾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3.起立,有感情的演唱《英雄凯旋歌》结束本节课。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根据老师手势唱唱名;听写二声部旋律。学生自评主要体现为经过性学习评价,最后是否能正确演唱歌曲及二声部合唱。

(二)评价量规

在构唱、听音、演唱等环节中,根据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 80%的同学在学案的二声部听写中全对。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教学设计紧扣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主旨,脱离钢琴、老师的主导,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以及肢体等各方面建立音高位置的意识,自主掌握一些学唱技能。 七、教学反思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