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初级中学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幻灯片切换) (齐读):1. 品味精美语言,感受诗词意象 2. 把握思想感情,体会诗词意境 3. 鉴赏表达技巧,领悟诗词意蕴 师:诗中意象有哪些? (学生思考,无人回答) 师:(点击切换图片)这是不是诗中的意象? 生:是。

师:是什么?说出来。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点击切换图片)这是不是诗中的意象? 生: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点击切换图片)这是不是诗中的意象? 生(齐答):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点击切换图片)是啊。这些都是诗中的意象。诗中的意象通常指…… 生:(看大屏幕)诗中的主人公、作者自己、诗中描写的景和物。

[点评:教学预设周全,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准备了相关材料,细心为学生准备好“梯子”,帮助学生从认识意象入手,登堂入室,赏析更多的更深的内容]

师:诗人用精美的语言塑造意象,描摹生活图景,这其中浸透着诗人真挚的情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摹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达到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点击切换图片)。 生(齐答):意境。

师:下面我们就从品味语言入手,来鉴赏一组诗词。 (大屏幕显示《鸟鸣涧》)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衬托手法,表现了山谷的什么特点?

生:桂花、春山、明月、山鸟。写出了山谷的幽静。

师:“人闲桂花落”一句中的“闲”字历来被认为很有表现力,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生:表现了诗人安逸闲适的生活情趣。

师:除了“闲”字,你觉得还有哪个字用得好?

生:我觉得“月出惊山鸟”的“惊”用得好,因为“惊”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师:这让我们想起了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

生:我觉得“人闲桂花落”一句中的“落”用得好,写出了桂花的轻盈,使整个画面显得很……

师:和谐。

生:我觉得“夜静春山空”的“空”用得好。因为山里本来有很多景物,却说“空”,更体现山的幽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悠闲心境。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我们知道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倡导……(生齐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他的诗,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国古代诗词中这样的篇章多不多?(生:多)来看下一首(大屏幕显示《江南春》)。请你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教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生:绿树成阴的千里江堤上,繁花似锦,百鸟飞鸣。旁边的山顶上有个酒家,酒旗迎风招展。 生:千里长堤,万绿丛中点缀着几朵红花,黄莺在婉转地鸣叫。村旁的小山边有个酒家,酒旗在风中飘扬。

13 / 16

[点评:赏析指导注意循序渐进,从品味语言入境,在引导学生赏析字词之美时,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词的写作手法,再现诗词的优美画面和意境,唤起学生对美的多角度感悟]

师:两个同学说得都不错。我们在诗人的描述中也深深喜爱上这美丽如画的江南了。诗人在写景中除了寄寓了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流露出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和对佞佛的统治者委婉嘲讽的意味。你能用你的声音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指名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读诗)刚才两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让我有一种想跟他们一起读的愿望。“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总传达着诗人的情感,来看下一首。 师:(大屏幕显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生齐读)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现了希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师:从哪些诗句中能看出来?

生:“梦回吹角连营”,可见他报国心切。 生:“可怜白发生”,能看出悲愤。

师:大家一起来读这首词,要读出豪壮和悲愤。 (生齐读)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呢? 生:思念亲人。 师:举个例子。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

生:思乡。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寄情山水,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比如《观刈麦》。 师:(点击切换幻灯片)大家概括得很好,看一下老师概括的还有“怀古伤今”,举个例子。

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点评:从朗读这个角度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一条捷径。学生能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即是领悟了诗歌的内在情感流脉,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将所感明确表达出来,从赏到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师:当然还不止这些,大家在学习时要善于归纳总结。前面我们从品味词句入手,感受诗中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诗歌意境,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心灵的愉悦。这些诗歌之所以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还得益于诗人运用的表达技巧。来看下一首。(大屏幕显示《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凄凉忧伤。

师:可是“小桥流水人家”不是一幅很温馨的画面吗? 生:是反衬了游子的孤独凄凉。 师:是的。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更见其哀。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呢?一起来看。(大屏幕显示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大家仔细回忆我们学过的古诗词,就表达技巧中的一种说说哪首诗运用了这种表达技巧? 生:我说的是小中见大。比如杜牧的《赤壁》。

生:我说的是托物言志。比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师:虞世南的《蝉》。

生:我说的是虚实结合。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生:我说的是以动写静。如:“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4 / 16

[点评:由点及面,重在理解应用,此处教法与上面几个环节有所不同,因为这是概念性知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的初中生活也快结束了。即将分别,假如老师要求你送一句古诗词给你的同学,你会送哪句呢?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今天有幸跟我们宿豫中学初三(2)班同学一起学习了古诗词赏析的一些知识,我也送几句诗给大家。还有75天就要中考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大家读书时”,胸怀更高的理想,我们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志向与信念,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的我们豪情满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祝大家中考成功!

[点评:化情入境,联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和古诗词结合起来,从赏析到应用,显示出“大语文观”的气象。教师选用诗句均是学生熟悉的,容易唤起共鸣,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从歌曲开始,到诗句结束,首尾遥相呼应,做到情感美和形式美的完整结合] [综合点评]

这节课,总体来说,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一、 巧妙开掘资源

语文课程的资源来自哪里? 首先来自教材教本。教授者充分调动了教材的资源,并精心筛选,择取典型,妥善分类,所选范例是学生耳熟能详,心领神会的,有利于学生在复习时串珠连线,以一带十,提纲挈领。

其次来自于教辅手段。姚老师从精美实用的角度设计课件,从背景图片到字体颜色,务求淡雅古典,与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呼应,教学形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暗示、熏染作用。 课程资源还来自于生活。以歌曲《水调歌头》导入教学,很好地营造了一种氛围,带领学生进入了情景,担当了很好的课前“引桥”。以中考的话题结束,虽然功利了一些,但是这也是学生的关注的兴奋点,学以致用,课程才能发挥其功能。

同时,教师本身就是资源。姚老师本人谙熟古典诗词,语文功底深厚,在讲授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别具一种韵味。姚老师气质温婉,轻言慢语,浅笑盈盈,教态之美,与课文内容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美文美教,姚老师的教学体现了这个“美“字。

二、 注意有效教学

教法科学合理,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学氛围和谐融洽。 姚老师这堂课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常规的语言导入以外,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营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充实有效,课件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并不全然依赖课件,还巧妙使用启发和引导性的语言,连缀课堂各个环节,促进学生思索领悟,归纳重点难点,在教学上体现了一种循循善诱之美。

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亲切对话,共同赏析,学生如沐春风。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学习。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姚老师整堂课以情促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体会语言妙处,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15 / 16

姚老师没有高估学生,课以练习为主线,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易到难,从积累到迁移,给学生一个逐渐提高的阶梯,让学生由懵懵懂懂渐渐提升到明明白白。学生面临中考,掌握阅读、理解、表达技巧,迫在眉睫。姚老师注重从精神层面上开启学生的智慧和灵性,更注重从实际运用中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立刻受益。

总之,这堂课准确地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地突出教学重点,艺术地突破教学难点,自然地展露教师水平,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是一堂难得的优质课。这虽然是一堂展示课,但更是一堂家常课,没有花架子,没有噱头,听说读写,从从容容,扎扎实实,展示了优质教学的真实面貌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