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聪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四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求聪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四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档仅供参考

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探索轻负高质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大课程改革步伐,构建活力课堂。发展和完善我校的校本培训特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挖掘各方资源,组织各级各类社团和小型学科竞赛,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多层次人才,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跻身区域一流水平。

措施:

1.树立质量为先的观念,每项工作从计划到实施、检查、反馈、再到修改与完善,每个环节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从而使教学工作科学、规范、精细,并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全方面可持续的发展。设立、完善巡课制度,开展“聚焦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主题活动: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精心布置好每一次作业,精心批改每一本作业,精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尝试开展教师个性化评价,将五个环节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基础质量奖绩效考核。

2.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革作业设计和批改制度,继续深入提倡分层练习,实行双项目评价(即作业正确率和书写质量);申请免考、专项特长等个性化评价;建立一年级至六年级完整、科学、系统的电子档案,逐步形成以学业考试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提供菜单式优质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从学科层面入手,提出语数学科的各年级重点能力序列及过关要求,重点培养数学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语文的写字、朗读、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形成策略,重抓过程落实。针对过关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竞赛、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对音乐、美术、品德等诸多综合学科的学习、观摩、研讨,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4.继续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精美课堂、精致备课、精彩评课、精品展示的 “四精教学策略”。提炼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备课模式、评课模式。深入探索“大课堂”模式,完善全体教师公开展示课的机制。

5.倾力打造星级教研组。实行教研组捆绑式评价。对教研组工作评价采取两种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方式:一是捆绑式考评,在期末考试中实施学科质量团队奖惩评价。二是教研活动质量考评,根据教研组考核评价表,开展组员自评,组长考评,再由校考核组成员进行综合评定。每学期末进行“五星教研组”评比。

6.提炼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形成“自学+互动参与”的五级阶梯校本培训模式:一级培训——自主学习、自主反思,构建起自我学习的平台。二级培训——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创设互动参与式学习平台。三级培训——因人而宜,自主选择,创设菜单式学习平台。四级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构建拓展提升的学习平台。五级培训——压担子、练内功,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

7.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引领示范一方的教师队伍。四年内争取再培养市骨干教师1名,镇学科带头人1-2名,市教坛新秀1-2名,镇教坛新秀2-3名。针对每位教师的“师情”制定相应的教师成长规划,为学校和教师个人确定努力的方向。将学习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考察学习、组织专家讲座的机会,鼓励教师学以致用,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大力开展教学练功比武活动,每年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学科骨干教师评比申报认定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㈤科研:扎实规范深入推进,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目标:

坚持 “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功能,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精心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教育愿景,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省级、市级、镇等各级研究课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措施:

1.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承担高层次课题研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经过科研讲座、教学沙龙、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及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参与科研的能力。

2.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按教研组立校级课题,再择优申请区、市、省级课题的立项。鼓励各位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活动和教研组、备课组、行动研究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教科促教研,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实现双赢。

3.进一步做好课题管理电子化工作,及时做好各级课题资料的归档工作。 4.将《民乐特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成果进行推广,进一步挖掘内涵,发挥该课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形式拓展深度,重视科研资料的收集、积累、归纳和提炼,及时总结办学特色经验。重视科研成果和办学特色经验的发布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5.树立“人人都是心理辅导员”的意识。全体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每位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开设2堂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队活动。利用学校小脚丫广播电台定期进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常识。继续以“心育室”为载体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并进行个案追踪研究,作好个案记录,及时作好心理、行为的纠正。

6.努力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科技教育课程、书法训练课程、围棋训练课程、心理辅导等课程。重点开发艺术教育课程,包括民乐演奏、民间舞蹈、京剧表演、书法篆刻、剪纸艺术等“民族风”系列课程。

7.积极为教科研创造条件,提高教科研效益;制定激励机制,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每年拨出一定比例的教科研活动经费和奖金,开展校级校本研究课题、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件制作评比等,以推动教科研活动蓬勃开展。

㈥特色:民乐文化示范一方,稳中攀升再创辉煌 目标:

坚持“以乐化人”的育人宗旨,深化民乐特色教育。在“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

1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民族乐器,部分学生精通一种民族乐器”的基础上,经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创立高雅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艺术品位。力求用艺术熏陶人、感染人,用艺术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窗,开启学生的创新之门,由此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形成“发展特色、培养特长、勇于创新、全面育人”的办学局面。

措施:

1.制定《学校民乐特色工作四年规划》,进一步探索民乐特色教学的课程资源。编写器乐教学校本教材,重点以葫芦丝、古筝、二胡等乐器为主的《快乐DO RE MI--民族乐器系列》和《民族乐器考级曲库》以及《“我是快乐演奏家”——民族乐器学习评价手册》,并推出校级民族乐器考级制度,让学生以参加学校民族乐器考级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她们的演奏能力。

2.继续开展乐器进课堂,探索器乐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验性的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有机地结合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开展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提炼出“知识铺垫→学生自主尝试→学生合作交流→反馈指导→矫正练习→再次交流→评价小结” 的器乐课堂教学模式。

3.将民乐特色延伸拓展至民族舞蹈、民间手工艺制作等“民族风”传统艺术领域,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孩子们的艺术情操。

5.借创立省级校园文化先进校为契机,建造“民族风”校园新格局,进一步浓厚高雅精致的校园艺术氛围。

6.作为晋江市民乐特色校,我校民乐团将积极参与镇、市、省级大型活动,并联手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使学校的民乐特色深入人心。

㈦后勤:平安校园健康和谐,服务保障优质高效 目标:

校园环境整洁典雅,设施设备齐全,校园安全保障有力;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

12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