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 a、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C. 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16. 下列各图中,正确描绘两个等量正电荷电场线的是( )

A B C D

17.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则带电粒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为( )

A. 向下 B. 垂直纸面向外 C. 向上 D. 垂直纸面向里

18. 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装置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四根导线把金属棒AB三等分,假设通过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把②③两端接入电路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当把①④两端接入电路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

A. F B. 2F C. 3F D. 4F

19. 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上方,磁针的S极向纸外偏转,这一带电粒子束可能是( )

A. 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 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 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 D. 无法确定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0~23小题.

1998年,中国澳门创律集团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瓦良格号.2002年瓦良格号经历航程15 200海里、耗时120天的远航抵达中国辽宁省大连,并交予中国军方.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开始入役改装.2013年6月18日,歼-15再次在辽宁舰起

5 / 12

降,并进行首次驻舰飞行.

歼-15配备的中国自主研发WS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32千牛,约合13 500 千克,大于苏27系列战斗机采用的AL31F发动机,更有利于起飞操作.

歼-15的一些参数如下:空重:5 98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 438千米/小时(高度300米),最大起飞重量:13 200 千克,航程:4 288千米.

20. 材料中的航程15 200海里和耗时120天分别是指( ) A. 路程,时刻 B. 位移,时间间隔 C. 位移,时刻 D. 路程,时间间隔

21. 假设歼-15战斗机完成战斗任务返航后,在辽宁舰夹板的跑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

A B C D

22. 若歼-15战斗机在水平跑道上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时,只靠WS-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约为重力加速度的( )

A. 0.4倍 B. 1倍 C. 1.2倍 D. 1.5倍

23. 歼-15战斗机在空中加速爬升的过程中( )

A.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B. 重力做正功,动能增大 C. 重力做负功,动能减少 D.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 二、 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共10分)

24. (4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A题计分. 24-A. (本题供选修1-1的考生作答) 1831年,________(选填“奥斯特”或“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4-B. (本题供选修3-1的考生作答) 电热水壶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选填“磁效应”或“热效应”)制成的. 6 / 12

一个n匝的线圈,在t秒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Φ1增加到Φ2,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 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和一个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组成闭合电路,则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25. (6分)(1) 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研究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拉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或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每次改变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 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砝码及塑料桶的质量 D. 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甲 乙

(2) 实验中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来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 理想化模型 B. 控制变量 C. 等效替代 D. 实验推理

(3) 某组同学根据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共21分)

26. (6分)徐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提倡机动车礼让行人.某司机开车以8m/s速度行驶到路口附近,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立即刹车礼让行人.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 汽车刹车2 s后速度的大小; (2) 刹车3s内的位移;

(3) 刹车时离斑马线的最小距离.

7 / 12

27. (7分)如图所示,沿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AB,长L=7 m,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速度恒为v=2m/s.在传送带底端A处无初速度释放一质量m=0.5 kg的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 木块放上传送带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2) 5s后物体的速度大小; (3) 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

8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