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子网。试问:

(1)每个子网的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什么?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4-38 IGP和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IGP:内部网关协议,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说明协议无关。

EGP:外部网关协议,在不同的AS边界传递路由信息的协议,不关心AS内部使用何种协议。

4-39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答案: 主要特点 网关协议 路由表内容 最优通路依据 算法 传送方式 RIP 内部 目的网,下一站,距离 跳数 距离矢量 运输层UDP 简单; 效率低; 跳数为16,不可达; 好消息传的快,坏消息传的慢 OSPF 外部 费用 链路状态 IP数据报 效率高; 路由器频繁交换信息,难维持一致性; 规模大,统一度量,可达性 BGP 外部 多种策略 距离矢量 建立TCP连接 目的网,下一站,距离 目的网,完美路由 其他 4-40 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

答案: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的数据报中;OSPF的位置位于网络层,由于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大,故应使报文的长度尽量短,故采用IP;BGP要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由于网络环境复杂,需要保证可靠的传输,所以选择TCP。

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是设法使数据报载一个自治系统中尽可能有效地从源站传送到目的站,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并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策略,然而BGP使用的环境却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因特网规模太大,使得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非常困难。第二,对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要寻找最佳路由是不现实的。第三,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由于上述情况,边界网关协议BGP只能是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地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所以BGP不需要像RIP那样周期性和临站交换路由信息。,

4-41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4-42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在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1 2

N2 1 N3 3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2 2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长,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4-43 IGMP协议的要点是什么?隧道技术是怎样使用的?

答案:要点有:1、IGMP是用来进行多播的,采用多播协议可以明显地减轻网络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IP多播实际上只要硬件多播的一种抽象;2、IGMP只有两种分组,即询问分组和响应分组。IGMP使用IP数据报传递其报文,但它也向IP提供服务;3、IGMP属于整个网际协议IP的一个组成部分,IGMP也是TCP/IP的一个标准。

隧道技术使用:当多播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若遇到不运行多播路由器的网络,路由器就对多播数据报进行再次封装(即加上一个普通数据报的首部,使之成为一个向单一目的站发送的单播数据报),通过了隧道以后,再由路由器剥去其首部,使它又恢复成原来的多播

数据报,继续向多个目的站转发

4-44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有几种类别? 答案:P171-173

4-45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点?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案:P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