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18页,含答案解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18页,含答案解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2)合法收入:国家保护。 非法收入:国家取缔。

(3)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4)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

高考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分配方式、分配政策等的理解,复习备考可以结合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去思考。

命题角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预测题型:选择题]

高考地位:三年4考。2012天津,2011上海,2010安徽,2010浙江

【典例1】 (2011·上海单科,15,2分)一家IT公司生产软件产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其中属于资本要素的是( )

①运转资金 ②公司办公楼 ③电脑设备 ④程序设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资本要素包括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程序设计属于技术要素,①②③切题,④与题干无关。 答案 A

【典例2】 (2010·安徽文综,3,4分)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解析 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收入和奖金为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专利转让收入和房屋出租收入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个体杂货店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D符合题意,答案选D。A、B、C均为错误选项。 答案 D 对应训练

【训练1】下表是2012年小明家的收入情况。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收入来源 收入金额 爸爸在国有机 械厂的工资收入 36 000元 妈妈经营个体服 装店获得的收入 60 000元 哥哥炒股票 获得的收入 50 000元 由此可见,小明家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和非按劳分配收入分别是 ( )。

A.50 000元、110 000元、36 000元 B.36 000元、50 000元、110 000元 C.36 000元、110 000元、50 000元 D.96 000元、11 000元、60 000元

解析 小明爸爸在国有机械厂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小明妈妈经营个体服装店获得的收入60 000元和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 答案 B

【训练2】2012年7月12日,河南省新乡市正式出台《关于市直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市直事业单位要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这一做法( )。

①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的大胆探索 ②制定并完善了我国现行分配制度 ③对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④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国家制定的,②错误。实施绩效工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④错误。实施绩效工资,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的大胆探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①③正确,故选C。 答案 C

【训练3】改革开放以后,李师傅的工作经历如下:

下列选项中,对李师傅收入的分配方式的变化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 李师傅的工作经历对应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为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故选B。 答案 B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考点二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了解公平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理解保证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知识归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措施: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重点突破】

1.关于“收入分配公平”存在下列认识误区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4)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效率与公平这一考点是现实性极强的一个考点,也一直是高考的核心考点。从考查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且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通常会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背景设置相关试题,如结合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增加等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结合其他知识进行分析,如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命题角度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高考地位:三年9考。2012课标全国,2012江苏,2012课标全国,2011山东,2011天津?? 【典例】 (2012·课标全国,16,4分)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平与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流动人口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与市民享受同等权益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①③符合题意。促进公平不等于消除差距,②观点错误。保障流动人口的相关经济、社会、文化权益,需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支出,④错误。 答案 B 对应训练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