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课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看见课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承转合,并在两个月后进

行了跟踪报道。从节目的编排剪辑到社会影响力,这都是记录性质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优秀范例。

2011年8月7日,《看见》周末版的播出,无疑可以看作是《看见》栏目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央视记者柴静和邱启明加盟《看见》周末版,柴静负责人物专访,邱启明负责新闻事件采访。周末版和日播板一起播出不到半年,日播版于2012年2月停止播出,邱启明因为个人原因离开栏目组,自此,柴静成为《看见》的栏目代言人,栏目的发展模式渐渐步入成熟期。

2、《看见》栏目要素分析

一档栏目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风格和特色,与栏目的组成要素息息相关。接下来我将从节目内容、新闻事件、采访对象、主持人四个方面对《看见》进行栏目要素分析。

(1)节目内容分析

结合改版前的往期节目,《看见》的节目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种是通过播放影像资料来讲述一件事, 主持人分别在开头和结尾串词引入和总结该事件。第二种是主持人或记者深入新闻事发地采访,期间通过影像资料辅助来讲诉事件。第三种是人物专访,指将嘉宾请到录影室进行采访。第四种是专题记录。

相比校而言,第一种节目内容看起来最容易表现,然而怎么能把故事讲好并不是件容易事,首先得选个好故事,其次得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就连曾担任英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制片人的唐·休伊特都承认节目成功的经验是“讲个故事”,他说:“我的好故事标准是:晚上播出的节目是第二天早上人们的话题。”在信息发达的当代社会生活里,大众每天淹没在各种讯息和故事之中。要想吸引受众,这故事可不能是平凡事。

第二种节目内容是通过主持人或记者探入新闻事发地采访,并利用影像资料来辅助节日讲诉事件,探寻真相。《看见》超过总期数一半的节目采取了这种闸述方式,这类节目的性质偏向于新闻调查类节目,矛盾和疑惑贯穿事情发展的始末,记者的任务是解开疑惑、还原事实真相。

第三种节目内容是很常见的人物专访,这种类型一般都是社会有名人士做了件事情,节目通过人物专访来讲述这件事情。“名人效应”告诉我们,名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这个人自身就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受众对名人的事迹有强

4

烈的好奇心,这样的节目内容一般都比较引人注目。在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是最重要的节目内容。嘉宾的经历和故事在一问一答中慢慢呈现出具体形态,受众就是再这样的问答中构建起自己心目中嘉宾的形象。如《旁观者》(2013年2月25日)是柴静对周星驰的专访,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距离周星驰最新电影《西游·降魔篇》的上映时间不过十五天。节目在电影备受关注后适时播出了对导演周星驰的专访,自然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优秀的人物专访类节目内容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精彩博弈,在这一来一往的博弈中才能构建嘉宾真实的形象。

第四种节目内容是针对重大事件做的专题系列报道。栏目开播至今一共做过两次专题报道。一次是2011年5月9日到17日播出的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一共五期。在这五期节目中没有高姿态的说些官话、空话,也没有刻意去记录苦难以赚取观众的眼泪,而是记录着灾后普通人家重拾希望的普通日常生活。另一次专题报道是2012年7月28日到8月3日播出的《静观英伦》伦敦奥运会特别节目,一共七期。分别采访了贝克汉姆、《英国达人秀》蟒蛇女孩、BBC总裁马克·汤姆森、戴安娜王妃胞弟斯宾塞伯爵、残奥运动员坦妮·格雷·汤姆森、草地音乐教父迈克尔·伊维斯、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这七人从皇室贵族到办音乐节的老农民,从明星运动员到剑桥校长,从新闻界大人物到普通小女孩,各有各的面目,为观众在奥运期间展现了伦敦人别样的风采。

(2)新闻事件分析

《看见》选材涉及面广,综观开播至今162期节目,栏目讲述的新闻事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奥运争议很大的事:这类事件往往会引发舆论争议,对新闻当事人的是非判断容易有两极分化的现象。

让人哗然的事:此类事件发生后往往会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发激发观众强烈的探寻背后真相的好奇心。

励志的事:新闻媒体传播代表正能量的事件,能够激励观众去思考自身,取得不可预见的传播效果。这类鼓舞人心的故事,往往会在未来不可知的时间里对受众产生正面的影响。

令人敬佩的事:不管是新闻事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乏让人敬佩的事。这类事件的主人公常常用自己的坚持和行动去创造一个个常人难以做到的小奇迹。

5

让人同情的事:对流浪的弃儿,对挣扎着努力打拼生活的贫困者,对被伤残折磨的残疾人,对被社会歧视的艾滋病患者,对孤苦无依的老人等,《看见》关注的那些令人同情是我事,不只是要触动人们的恻隐之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节目告诉社会大众我们如何以此为戒。如何不让更多的人陷入这种困境,如何以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

让人感到悲愤的事:这类事件容易激发人们的正义感,观众不禁就会随着节日的讲述加入到舆论的道德战中。

(3)采访对象分析

《看见》的采访对象蕴含在一个个新闻事件当中,有时一期节目为了弄清缘由需要采访三到四个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因此,笔者在进行采访对象分析时,选择从新闻事件的角度出发进行总结和分类,将采访对象分为三类:

首先分析《看见》采访的有名人士,此类节目一共有14期,皆以人物专访的节目形态呈现。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节目名称 《李阳家暴事件》(2011年9月25日) 《生命的旁观者》(2012年2月19日) 《赤子叶德娴》(2012年3月4日) 《落泪的快乐》(2012年5月27日) 《与骄傲为敌》(2012年8月26日) 《李娜对抗李娜》(2012年10月14日) 采访对象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舞蹈家杨丽萍 演员叶德娴 演员李亚鹏 NBA球星林书豪 网球运动员李娜 通过表格显示,《看见》的名人采访主要对象是文体明星。

第二类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并不罕见。此类采访对象的节目内容在上一节新闻事件中已做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看见》对生活中有争议性的、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反面人物的采访,如无家可归的吸毒者、杀死母亲的儿子、虐待儿童的幼师等等。节目从来没有站在道德的至高的点去一味谴责这些受访对象,只是客观真实地去记录这些人的生活、心理、成长环境等,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探讨丑陋人格的形成过程。国内的新闻节目对反面人物的探究并不深入,这中类型的采访一定程度上来说弥补了空白,这种尝试和探索受到观众的叫好。

《看见》栏目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不会为了收视率营造种种不实的噱头,

6

而是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去带领观众了解真相、看清事件的本质。栏目的节目内容雅俗共赏,受众范围老少皆宜,采访对象涵盖了各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

(4)主持人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即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传播手段进行串联、采访、解读、驾驭节目进程等活动的镜头前的节目主控者。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大体有两类:主播型主持人和记者型主持人。《看见》前后出镜的主持人有高潮东、邱启明、柴静、撒贝宁、邱孟煌。其中,其他人都是主播型主持人,只有柴静兼任主播型和记者型两种身份,并且因为柴静专访的成功,她渐渐成为《看见》栏目的代言人。

柴静在接受采访的时曾经说过,她要做的新闻是一种平衡的新闻,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同时也有柔软的部分,这一部分,会让你有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这种悲悯的东西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情感和新闻并不是对立的。总结柴静在《看见》中的主持风格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关键词:

a.客观思考,理性质疑

做任何性质的新闻,客观实在是首要要求。在采访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利益的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方,所表达出的信息自然不同。主持人只有保持客观的思考,才不会再杂乱中迷失方向。

质疑与其说是一种提问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提问态度。不管采访的对象是诚信度很高还是好无诚信可言,主持人都应该坚持理性质疑的态度。柴静说自己对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欲望”是她探寻新闻真相的最初原动力。质疑利于采访者对信息的收集,通过质疑,避免信息的单边深入,为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平台和角度,更能激起被采访对象的表达欲,为消除疑惑而深入思考给予更为精准的答案。

b.平等尊重,换位思考

待人平等关键在于态度要坦诚,平视新闻当事人。无论受访者是高官、明星还是普通老百姓,主持人都应该平等对待,不仰视,不俯视。柴静在节目中从不妄自菲薄或者盛气凌人,她在主持的过程中常常淡化媒体色彩,通过平等的交流打开受访者的心扉。受访者的隐私她会留心去保护,有时候话题继续深入会伤害到受访者,柴静会在采访前询问当事人可否这么问,并在事后真诚道谢,把对受访者的尊重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