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笔记(自己编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管理学原理笔记(自己编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其研究对象的。

应如何来学习管理学:

(一)了解管理学学科的特性,理解全书内容 1、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4、管理学是一门艺术。

(二)把握管理学学科的体系,逐步深入

①验学派。②际关系学派。③体行为学派。④作社会系统选派。⑤社会技术系统学派。⑥决策理论学派。⑦系统学派。⑧管理科学学派。⑨权变理论学派。⑩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 (三)明确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结合实际综合利用

管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运用具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有: 1、归纳法, 2、演绎法。 3、比较研究法。 4、试验研究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管理理论的的萌芽

一、西方古代管理思想与实践

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发布了含有285条的法典。 《圣经》论述古代希伯莱人制定法令。 意大利与奇维利《君主论》 二、传统管理理论的产生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劳动分工理论。提出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理由是

①分工节约了由于工作的经常变动而损失的时间。②重复同一工作也可以使工人的技能得以提高。③由于分工,使作业单纯化,这有利于工具和机械的改进。此外,他提出了生产和理化概念,经济人观点以及经济效果概念,等等。

经济人观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社会上每个人的利益总是受到他人利益的制约。各人都需要兼顾到他人的利益,由此而产生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的社会利益。所以,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经济人观点。这种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理论的基础。

第二节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建

两大学派: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欧洲的古典组织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

泰罗:1856~1915,科学管理之父。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管理的目的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获得的最高劳动生产率,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3、科学管理的精华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革命。 (二)科学管理的原则

四项原则: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2、科学的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3、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资方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

(三)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作业管理方面,基本要点是:

1、制定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工人经验进行操作的方法。 2、科学的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并循序渐进的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谁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在组织管理方面,基本要点是:

1、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改变原来的那种经验工作法,代之以科学的方法。 2、实行职能组织制。 3、实行例外原理。

三、怎样看待泰罗的科学管理

1、泰罗研究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帮助资本家同工人的所谓故意偷懒、有组织地偷懒进行斗争。

2、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这种科学管理使意识与行动分离,脑与手分离,从而使工人丧失了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权,沦为管理部门的活的生产工具。

3、强调科学管理是思想革命,强调对劳资双方有利,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以便对工人进行控制。

列宁在19181泰罗到科学观念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他指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1、加强了工作的最高效率原则,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工资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联系起来,明确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并把当时科学技术成就运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管理中,采用实践研究、动作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操作程序、劳动工具、操作环境等标准化和生产进度控制等科学原则,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强调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设置计划部门进行管理,由专业的管理部门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组织系统进行管理的新方法是管理专业化的开端。 局限性:

1、科学管理主要是以提高劳动强度,改进劳动组织的结构,通过实践研究、动作研究等,谋求劳动者与机械的提高效率,因而侧重于劳动操作的技术过程,使管理变成了狭窄的车间管理,没有超出的生产的领域。

2、泰罗只重视工人个人的作用,把人看做是孤立的个体,忽略了组织成员间的交往、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

3、泰罗把工人看做是机器,只服从管理人员的权力,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令、命令劳动。 3、在亚当.斯密的影响下,泰罗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出于经济动机,企业主以经济人的身份要求获得最大利润;工人经济人的身份要求得到最高工资。这些观点严重限制了科学管理的发展。这些观念严重限制了科学管理的发展。

第三节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法约尔。

1916年,他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管理的要素”。 一、管理的职能

管理活动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其主要内容是:

1、计划。对有关事件的预测,并且以预测的结果为依据,拟定出一项工作(操作)方案。 2、组织。这是指有关各项劳动、材料、人员等资源的一种结构,如期完成指派的任务。 3、指挥。有关领导的艺术,以促使组织的行动为目的。 4、协调。这是指维持必要的统一,达到组织的目标。 5、控制。在于使各项工作能按既定计划进行。 二、管理的原则 14条管理原则:

1、分工。根据传统的劳动专业化的原则,分工的好处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 2、权力责任。权力是指发布命令并使人服从的力量。 3、纪律。就是服从企业中各方达成的协议。

4、统一指挥。和一个职工在任何活动中,都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5、统一指导。凡具有同一目标的各种活动,只能在一个主管和一个计划下进行;只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才能有效。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职工的报酬。必须能确保公平的待遇;应当的对有贡献的职工进行奖励;奖励不得超过合理的界限。

8、集权化。集权化在作为一种管理制度,本身无所谓好坏。

9、组织等级。是指一个组织机构由最高层到最基层所经历的层次结构。跳板原则:人称法约尔桥,利用这个跳板原则,可以横跨执行权力的路线而直接联系。这种从化直接联系,只有在有关各方面晕来卖都同意且上级始终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10、秩序。所以秩序原则,就是指凡事都各有其位,并且都各在其位。 11、公平。合情加上合理,则为公平。

12、职工的稳定。一般来说,成功的组织,管理人员是稳定的。如果人事不断变动,工作将永远得不到良好的完成。

13、创造性。创造性是行动的动力,必须大力提倡,充分鼓励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一个组织机构中的集体精神,应在视其集体成员之间的协调和团结程度而定。 三、法约尔管理理论的特点

1、法约尔把管理确定为特有的概念范围,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提出了管理的职能和原则,强调实施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法约尔把组织当作管理职能的一个要素加以重点研究,并对构成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3、法约尔管理原则的内容相当庞杂,但是绝大部分内容都与组织有关。他的管理原则基本上属于组织原则。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只是考察了组织的内在因素,而忽视了组织同它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极大缺陷。

第四节行为科学理论的创建

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产生了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创建简称人际关系学说。 一、霍桑试验研究 (一)工场照明实验 (二)继电器装配实验室研 (三)大规模访问研究 (四)观察研究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一)职工是社会人

社会人的观点:人重要的是同别人合作;个人是为保护其集团的地位而行动;人的思想行为更多

的是由感情来引导。

(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人是社会动物,在组织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现相互之间关系,形成非正式团体。人们在非正式团体中又形成了共同的感情,进而构成一个体系,这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组织。 非组织对人起着两种作用:

①它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忽视所造成的损失,如生产的过多或过少。②它保护工人免受外部管理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如降低工资率或提高产量标准。至于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而是同更大的社会组织有联系。

它同正是组织相互依存,并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管理者要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同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同工人之间、工人相互之间能相互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效率。非正是组织有助于这种协作,所以总的来讲,利多弊少。

(三)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提高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因素,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它的研究对象是探讨人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的规律,以提高对人的行为预测以及激发、引导和控制能力。

行为科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对于人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进行研究。 行为科学名称的提出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 四、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1908~1970年,是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54年出版了动机和人一书。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1959年出版《工作激励因素》和1966年出版《工作与人性》。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 6个激励因素:

工作上的成就、得到赏识、进步、工作本身、个人发展的可能、责任。 10个保健因素:

公司的政策运行管理、技术监督系统、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与上级之间的关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薪金、工作完全性、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地位。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选择性行动成果的强度,指一个人对某一行动成果的评价。和

期望几率指的是一个对于某一行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激励力是促使一个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的程度。 五、人性理论

在人行理论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成果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