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潘红先编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潘红先编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 3.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科学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上的习题。

2.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其他资料,与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单元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课题是遗传与变异,有三篇课文,它们分别是:1《生物的遗传现象》;2《生物的变异现象》;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是建立在生物繁殖的基础上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甚至差异很明显的现象,叫做变异。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获得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

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3.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单元教学难点:

1.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2.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3.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单元教学课时:

1《生物的遗传现象》??????????????1课时; 2《生物的变异现象》??????????????1课时;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1课时;

1 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具准备:

多种动植物图片、课件、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14,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①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②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③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④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①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②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①观察P16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②小组讨论回答。

4.小结: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5.你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③“虎父无犬子”。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答:在五只小猫中有两只和猫妈妈的颜色相近,有两只是黑色的,一只是橘红色的,应该是遗传猫爸爸的特征,由此推测猫爸爸身上有黑色的和橘红色的花纹。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2.孟德尔豌豆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植物杂交来探索生物的遗传规律。他用了34个豌豆品种,花了两年时间检验它们的纯种性,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经过仔细观察,在这22个品种中,他又选出7对具有明显差异性状的品种。然后,孟德尔针对这7对相对性状,一对一地进行杂交和后代分析工作,这7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种子形状、种子颜色。种皮颜色、豆荚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

孟德尔发现,没对杂交的子一代都表现显性性状,但子一代自花授粉产生的子二代就发生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而且显性类型数目与隐性类型数目都接近3:1。

由此,孟德尔提出颗粒性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推断出遗传因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布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