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不仅违背封建名教礼法,更与唐代正统价值标准背道而驰,但对于荥阳家族而言能实现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理想是何等重要,而对于有助于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将会是这个家族的恩人,乃至所属阶级的恩人。那时还怕荥阳公不会接受她吗?但结果也真如她所愿,荥阳公认回儿子,并做主将她明媒正娶。婚后的李娃又以其“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情孝甚至”的品行被封为高贵的夫人,因为在伦理道德的文化意识里,她的品行迎合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情感欲望。这样的结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封建门阀制度和等级观念的胜利,在它的潜规则下,一个娼女一步步的规划人生,最终得以脱胎换骨,达到它所要求的社会价值标准。实现了由人格尊严金字塔最低端攀到最顶端。

再看杜十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她和李娃一样,沦落风尘多年,但不同的是她依旧美丽善良,轻财好义,尽管在风尘花柳的恶劣环境中,心灵仍然纯洁美好同时也有李娃的精明老练。她“久有从良之志”,所以一边攒钱一边寻找真心人。遇到了“忠厚志诚”的李甲后“有心向他”。处处为他着想。她聪明机智,颇有心计,在与鸨母争执之时抓住时机与鸨母“拍手为定”将赎身费压低为三百两银子。甚至以死相逼,取得鸨母对其从良的允诺。而后精明有心计的她,为了考验李甲的真心程度,隐瞒百宝箱的实情,让李甲为三百两赎身费到处奔走,李甲“一连奔走六日,并无珠两,一双空手”。虽然李甲没有筹集到银两,但看到他的诚意她就满足了。她拿出自己辛苦赚来的一百五十两碎银,“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谋其半”,而后又筹集路费。及此,柳遇春的“烟花逐客之计”的论断和妓女以利相交的常理彻底被推翻,“此妇人真有心人也”。由此见出十娘的真心和善良。如果由男人为一个女人花钱的态度可以见出他对她的感情,那么相同的,由十娘为李甲花钱和省钱的态度也可以证明十娘的多情及从良的坚定决心。她还是一个稳重谨慎小心的女子,凡事考虑周到。为李甲拿出银子也要一步步的来,她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珠宝放在描金文具里,分别存放在知心姐妹手中。在临别时以互赠行资的形式归还她,以隐人耳目保证万无一失。身边仅留部分碎银备不时之需。这么做是因为久经风尘的她早已看多了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丑恶。她害怕她的爱情因钱而不纯洁,她害怕李甲是为钱而来。之所以隐瞒是为了爱的纯洁真挚。可惜她不能预见未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明朝人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而且成为人们评价他人言行举止及道德水准的唯一标准。”[15]她的纯真的爱情永远无法逾越封建礼教的门槛。在回乡途中,她美丽的梦灰飞烟灭,她与李甲的爱情被孙富投出的一枚封建礼教的炮弹炸的无影无踪。她的一片真情

7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付于流水。李甲彻底毁灭了她对幸福对生命的希望。她怒斥孙富的“巧言谗兑,破人姻缘断人恩爱”,她痛恨李甲的“负心薄幸”同时也恨自己遇人不淑,她愤怒的倾诉:“箱中百宝,不下万金,将润郎君之装,归见父母”,“谁知郎君,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倾诉完心中的万古遗恨纵身“向江心一跳”。从他的一连串动作行为可以看出,她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屈的性格,她以死来维护自己的纯洁与人格尊严,她爱的果敢决绝。不愧为“女中豪杰”,她不仅有李娃的精明老练还有更难能可贵的善良多情和纯真。在这个万恶的社会,她所苦苦追求的幸福难以侥幸存活,她只能以死来抗争。

(二)荥阳郑生与李甲的形象比较

郑生,《李娃传》里的男主人公,“常州刺史荥阳公之子”“家徒甚殷”,属于名门望族,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荥阳公子也是“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天资聪慧的生。自然得到父亲的器重,荥阳公称他是“吾家千里驹也”。如此卓越的贵族子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一生经历读书,进京应试求取功名,加官封爵,最后娶朝廷望族之女为妻,一生飞黄腾达,可以说他的人生尽在预料之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性格对人生的绝对影响力。

出身名门,聪明俊秀的郑生,本来是科举在握,顺利一生却为爱情误入歧途,不能不为之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郑生,一个涉世未深的痴情单纯的贵族青年,一个为情而跌落因情而腾达的艺术典型。自在鸣珂曲偶然遇见李娃便匆匆坠入情网,无法自拔,忘却功名。他的单纯主要体现在他初见李娃时的一反常态:“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累眄与娃”却始终不敢搭话,失魂落魄归去。这不正形象的表现出了郑生单纯腼腆的性格特征,这也为后来被李娃设计遗弃而浑然不觉埋下了伏笔。当他从朋友口中获知“李氏颇赡,非累百万,不能动其志也”时,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生居然脱口而出:“苟患其不谐,虽百万,何惜”,这般不惜钱财的态度不正是他对李娃认真的态度吗?为了接近她不惜倾尽所有。终于赢得了贪财无义的鸨母和李娃的欢心,于是整日与李娃厮守“日会倡优侪类,狎戏游宴”,“不复与亲知相闻”。可以说,此时的郑生为了爱情,背叛了所有,包括亲情和功名利禄,根本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所在。这样花天酒地,奢侈颓靡的情爱生活,充足的“二载之用”又能维持多久?正所谓越是热烈的东西越是结束的快,事实也证明了,不到一年,郑生“囊中尽空,乃鬻骏乘及其家童”,“岁末,资财仆马荡然”。

8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单纯痴情的郑生终于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至此,李娃和鸨母“以利相交”财尽绝交的丑恶嘴脸显露出来了,她们设计遗弃身无分文的郑生,置他于死地。可怜痴情单纯的郑生到处慌乱四处寻找,迷途不知改,系真情于李娃身上。竟然“慌怒发狂,而愤懑绝食,一病难起”。“邸主惧其不起,徙之于凶肆之中”。一朝沦落,竟栖身凶肆,这不正是他对李娃的真情所致吗?从此他一蹶不振,在凶肆里当一名挽歌郎,还为凶肆的赌赛效力,成为万人共睹,叹赏,谈论的对象。什么功名及第,什么光宗耀祖实现父愿,都随着他与李娃鸣珂曲一见而消逝殆尽。昔日文采卓然的荥阳公子,此时失魂落魄好比丧家之犬,为世俗不容,彻底被社会主流文化意识所抛弃。他完全由人格尊严垒起的金字塔顶端滑落耻辱的深渊。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妓女地位更是低下,可以随意玩弄。如果他不痴情,他知道被骗就及时醒悟,重新整装赴考,何止于沦落至此?如果他不执着,尚能靠亲朋好友东山再起,另摘新花,他却偏偏痴情于李娃,义无反顾。爱有多真就伤的多深,待再次遇见李娃,已经是很久以后了,他依然对李娃当初的不辞而别感到痛心不已,他“愤懑绝倒,口不能言,頷颐而已”。他所爱的不是名门闺秀而是身份卑贱的妓女,并且爱的真挚忠诚,一个多情而执着的男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而后在李娃的照顾,督励下,最终“策名第一,授成督府参军”。这时荥阳郑生才真正实现“一战而霸”的士族理想。回归主流社会价值体系,最大限度的确保汉民族最高伦理道德的正统性。更深刻的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强大不可颠覆性,它像一股威严绝对的洪流,要想存活其中,一定不可逆行之,逆之则亡,顺之才昌。

李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男主人公,他和荥阳郑生一样,也是生于官宦人家的布政使公子,“自幼读书在痒,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

自古风流公子爱美姬,李甲也一样,为杜十娘的美貌吸引,作为太学生不专攻学业,整日留恋于教坊,不惜用尽钱财,与十娘厮守,以致“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了”。这样的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以“颜色”为基础之上的感情注定了失败的结局,这也是十娘后来被贱卖的原因之一。李甲迷恋十娘颜色,“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但却“惧怕老爷,不敢应承”十娘的婚事。真正的爱情无所谓惧怕,若荥阳郑生一样,他爱李娃爱的炽热忠诚,为了爱她抛却功名,和亲情,为世人指责耻笑也不退缩,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李甲做不到。李甲之所以惧怕就是因为他不是真正爱上十娘,只是虚恋其表。出身官宦之家,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李甲,在强大的封建家长制度影响下,内心深处并没有把十娘娶回家作妻子的决心和勇气,他处处受控于父亲。这主要体现在

9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回乡途中的一连串表现,当十娘问及安身之处时,他这般回答:“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尚无万全之策。”十娘都已经为他赎身,以身相许了,他居然还没有想好安身之处,一筹莫展。只知道害怕回家后不好交待。这说明了什么?他说明他没有娶十娘的坚定决心,意识里茫然不知所措,除了知道惧怕父亲。这也是孙富后来奸计得逞的原因。“李甲毕竟是富家子弟,是封建贵族阶级的一员,他本就该是封建礼教最忠实的捍卫者,所以,面对他与一个妓女的爱情时,他不可能做出超越封建礼教太出格的事情,因为他也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意识。”[15]而且这种封建礼教意识根深蒂固,就比如他向孙富介绍杜十娘时,他说:“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根本没有把她当作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人。况且这样的介绍更带有风流公子炫耀狎妓的色彩。试问他对十娘的真感情在哪儿?这样虚伪的感情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所以当孙富以献计献策的名义略施奸计,加上金钱利诱时,他毫无怜惜之意,在心里默认其合理性。于是把十娘转手卖给孙富。当十娘答应他的交易时还“欣欣似有喜色”,一副懦弱自私,势利无义的嘴脸暴露无遗。成为千古唾骂的负心汉。“杜十娘的痴情与良苦用心不能把他从封建伦常纲纪中拯救出来,李甲既然不能背叛父亲,不能背叛封建礼教,他也只好背叛真心爱他的女人”。 [15]到此一个可恶可恨的,懦弱自私,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就展现在眼前,他的负心薄幸与荥阳郑生的一往情深形成强烈反差。让人稍有安慰的是,李甲迫于舆论压力,终日愧疚,抑郁狂疾。

(三)荥阳公与李布政的形象比较

荥阳公和李布政是两部作品中的封建家长的代表,同为身份显赫的封建阶级官员,都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和捍卫者,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正统代表。

荥阳公,我们可以从他对待儿子的态度转变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点出了他的身份地位及所属阶级。这就决定了他对儿子的态度的前后不同及对李娃的取舍。荥阳公,“知命之年”才得一子,而且“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对于这样一个老来子,聪明俊秀,让他满怀希望。他在心里判定他能“一战而霸”光耀门庭。但令他无法忍受的是,他入京之后,不事功名,与一个妓女厮混,更严重的是资财荡然被抛弃,沦落为一名身份低贱的挽歌郎。若不是亲眼见到,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以多财为盗所害”,在他心里,宁愿儿子真的“为盗所害”也不希望他仍然苟活于社会底层。当他确定是自己的儿子时,没有丝毫惊喜之意,表现出来的是恼羞成怒,大失所望的怒斥他“志行若此,污辱吾门,何施面目,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