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州车展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1广州车展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网易汽车11月28日报道 近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中国汽车高峰论坛在广州车展落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与 CCTV-2《车风尚》栏目联合主办,北京智美传媒独家承办的高峰论坛因上次何龙之争的关键人物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的参与和两类自主形态阵营的对垒再次激起争论风暴。

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自主品牌发育不足:“中国车企有产品无品牌”

论坛上,龙永图和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剑、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等行业领导、专家和上百位中国汽车企业负责人及财经记者,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业巨变、发展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是一次高屋建瓴的深度对话,到场嘉宾对过去和当前中国汽车业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并对今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相互交锋,表达了清醒冷静的看法。

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直率指出:十年前,很多人对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会全面溃败而担心。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不仅没有被冲垮,而且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和很多的挑战,要清醒的认识到这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不足:第一,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第二,自主品牌发育不足。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自主能力还是不足,大多数核心技术仍然被国际跨国公司垄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和深入检讨。“不能说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错的、是失败的,但是为什么市场没有换到核心技术?不仅是因为外企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转移出去,更是因为核心技术从本质讲是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是是难以通过市场换来的,必须要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

华晨董事长祁玉民则认为:核心技术缺失造成中国车企有产品无品牌:“汽车界一定要反思,我们有没有品牌?我们几十年前就讲,要以市场换技术,我们其实没换来,我们换来的是一个制造技术,跟人家会做车,核心技术完全没有进来。我说的有很多都是错话,但是是真话,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重视规模扩张,疏忽了品质的管理;二是汽车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第三,产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内资企业协调不够,产生了相互扼杀的恶性循环。”

分野不清 敌友莫辨 激辩再起:龙永图也困惑“何谓自主品牌”?

在此次论坛的讨论环节,龙永图对“自主品牌”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一直不理解,究竟什么才是自主品牌呢?明确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欧洲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说:“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现在走合资路已经走了将近二十年了,今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合,合同到期了以后,合资企业本身下一步国家有什么政策?外资怎么引导?是继续合,还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新去搞?这是一个涉及到今后发展的政策问题。”他尖锐指出:“我想现在提出合资自主,这是两码事,合资就是合资,自主就是自主。如果合资企业的中方企业在这个合资企业的企业外,用自己合资经验,自己搞出

我们自主产业汽车,那也叫我们的自主品牌。如果合资企业来打一个名号,搞一个汽车,说这是合资自主,这是假的,这是伪自主。说白了,就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打着自主旗号真正抢占我们所有自主品牌的市场。”昌河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平马上加入微博讨论:“自主品牌好比是自己的孩子,合资自主品牌好比是私生子,买来的品牌好比是领养的孩子。”《中国汽车要闻主编》邢文军立即反驳:“自主品牌好比是自己的孩子,同意。买来的品牌是领养的孩子,同意。合资自主品牌不是私生子,因为合资双方同意才生出来,只不过关键看生出来的孩子是否健康结实而已!”

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认为:“本土注册,本土经营,本土拥有,更重要的是,让本土消费者受益,这样的品牌才应该被视为自主品牌。而对于祁玉民“三个本土”的界定方式,沃尔沃中国副总裁宁述勇深表困惑: 吉利并购沃尔沃,我们中国是当然的主人翁,拥有国际的豪华品牌。看品牌是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有几种方式方法。有一种是注册地原则,在哪个国家注册,就算是哪个国家的品牌。还有一种是所有权原则,按所有权原则,沃尔沃毫无疑问是是自主品牌,但是按照现行的法律工业政策,还属于外国品牌,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很疑惑。

自主品牌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新华社资深记者张毅在微博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沃尔沃仍旧属于瑞典品牌。他说:“所谓自主品牌,核心是这个品牌是中国企业在国内注册的。沃尔沃虽然股权被中国人收购了,但仍然是瑞典的品牌。”而盖世汽车网记者高素梅认为,既然已经被收购就理应是属于自主品牌。她表示:“就算是?洋媳妇?,娶进家门那也是中国国籍了呀,其他任何企业收购了就很自然的是自己的了,为什么遇到汽车就特殊了呢?”

论坛上的激烈讨论只不过延续了在自主品牌问题上分野不清、利害难权、阵营莫辨的一贯争议,正如吉利集团副总经理第二天刘金良向记者不以为然的表示:“我觉得这个论坛很有意思,广汽理念的合资自主他们讲叫技术同源,服务共网,你说技术同源跟谁同源呢?技术跟本田同源,服务共网跟本田共网,这都不是自主品牌。我觉得这需要更多的讨论。”

“自主车企“竞争两阵营初建“广州共识”:无产品和技术话语权不是真正自主品牌 这是一次高屋建瓴的深度对话,到场嘉宾对过去和当前中国汽车业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并对今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相互交锋,表达了清醒冷静的看法。与自主品牌们的愤怒和困惑相比,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合资品牌掌门们倒显得忍让宽和。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袁智军呼吁大家对合资自主“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容忍度”:第一是从无到有能做出来,第二就是在市场上销售过程当中,知识产权是自有的,我们合资过程当中关键是要吸收消化引进的技术,在这个技术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自有知识产权,这样自主研发才能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自主品牌现在也就是发展了十年,如果是开发全新平台的话,也就是两个平台。如果过十年再看(合资自主)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蔡宾的发言胸有定力:“对于自主品牌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个人理解,自主品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它的属性是谁拥有。第二,能不能主导它的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