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Flyback电路原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讲义 Flyback电路原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NSVID1TS?(VO?VD)D2TS (2.43) NP同样可以得到“伏-秒平衡式”。由(2.42)可以看出,电感的电流依一个斜率下降,当电流降到零时【t?(D1?D2)Ts】,电感的能量已消耗殆尽,二极管

不再导通,负载所需的能量不再由电感提供,转由输出电容负担,这时电感的电流为零,相对电感的电压也为零,我们称工作在D3Ts期间。

(3)D3?1?D1?D2,

(t)?0 (2.45)

vLP(t)?vLS(t)?0 (2.44)

iLP(t)?iLS负载电流大小恰为通过二极体电流的平均值,也就是

2VO1(VO?VO)D2TsIO??iLS(D1Ts)D2?R22LS (2.46)

其中,R为负载电阻值,将(2.46)化简,可得关系式

2IOLSD2?(VO?VO)TsNPVO?VDD?D12 ,由(2.43)可得,NSVI由以上的推导可知,在D.C.M.工作的时候,工作周期(D1)与负载的轻重有关,这个现象与C.C.M.是不同的。

(4)电路波形

D.C.M.波形

(5)C.C.M. 与D.C.M.的分界线

如果将匝数比、电感值、切换频率与输出电压固定,可推导出一条代表C.C.M. 与D.C.M.的分界线公式:

Ts(VO?VD)IO?[]2NS2LSVI?(VO?VD) NP

C.C.M与D.C.M.分界线曲线:

NSVINP

C.C.M与D.C.M.临界线时电路波形:

四、FLYBACK电路改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