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政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含义

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们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指出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包括: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②量变和质变由是相互转化的;③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8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肯定因素或者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是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因素或方面。否定的因素或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因素或方面。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该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肯定到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由于事物的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因此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六)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从根本上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开来。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与斗争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最基本的属性。

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七)认识的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和基础。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再一次飞跃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八)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特点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三个根本特点,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

(1)任何真理都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志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九)社会的政治结构

1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

社会的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的系统。

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经济是基础。其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国家

国家是一个政治范畴、阶级范畴、历史范畴。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

(十)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变革的客观需要。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