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与微单相机区别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单反与微单相机区别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古典的双反相机拥有两个镜头)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有单反相机,那有没有双反相机呢?——还真是有。早期,单反尚未成为主流的时候,还有双反、旁轴等多种相机种类。比如双反,就在相机正面配备了两个镜头,其中一个镜头用于取景,另一个镜头用于成像;旁轴也是如此,不过旁轴相机并不存在反光板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当把单反的镜头盖盖上时,取景器中什么也看不到的原因,在旁轴仍为主流的时代,即便主镜头被挡住,也不影响取景器的观察,因为光路不同。

(徕卡M9一类的旁轴联动测距相机价值不菲,也是文艺青年的街头上品) 后期单反成为主流的根本原因在于,单反相机基本做到了所见即所得,通常人眼在光学取景器中观察到的景物,即是最终成像的景物,因为取景和成像完全通过一个镜头完成。而双反和旁轴等相机,由于取景、成像光路有差异,最终的成像往往与人们在取景框中看到的有出入,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目前双反相机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旁轴联动测距相机则依然有一些贵族品牌在生产,如德国的徕卡,这类相机除了在后期改革中可一定程度消除视差,还拥有单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对焦精度更高,无反光板和五棱镜结构,机身更小巧,且拍摄时没有反光板抬起放下的动作,不会产生反光板升抬噪音,也减少了相机抖动等。

(奥林巴斯E-330是首款支持电子取景的单反相机)

2006年,著名相机品牌奥林巴斯发布了一款型号E-330的单反相机,这是一款具备划时代意义的相机。除了内部反光板与传统上翻结构不同,而采用侧翻的形式,另一方面这款单反开始支持电子取景。不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E-330并非首款支持电子取景的相机,而电子取景的出现也比E-330早了十多年,但电子取景出现在单反上还是首次。

前面我们提到,单反是一种支持光学取景的相机,这也是单反与微单和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大的差异所在,并且也谈到了单反取景和成像所见即所得的特性。那么微单和便携式数码相机是如何取景的呢?什么是电子取景呢?

(M43系统将感光元件尺寸缩小至4/3英寸,且去除了单反原有的反光板结构,改

进了法兰距等参数)

(M43系统与全画幅单反相机感光元件尺寸对比)

2008年,奥林巴斯和松下联合发布了一种名为Micro 4/3结构(简称M43)的相机标准。松下在当年年底推出首款M43标准的相机G1,这台相机的特色在于大胆地去除了反光板和五棱镜结构,但相机镜头仍然是可以更换的。这款相机由于去除反光镜,已经不具备单反的特点,因此无法再称作单反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