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练习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登高》练习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登高》练习参考答案

1.D点拨:A中“杳”读“yǎo”; B “鬓” 读“bīn”“好”读“hào”;C“济”读“jǐ”。 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 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

4.C点拨: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 5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6.风、天、猿、渚、沙、鸟。风急-冷 天高-人渺小、孤独 猿啸-哀 鸟飞回-孤独。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7.“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8.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 。 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9. 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10. 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11. 同意。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等,无不体现一个“悲”字。

12.C 13.C “缠绵悱恻”情感错

1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5.甲是写景,景写得壮阔;乙是叙事,事中寄寓着感慨。点拨:主要着眼于景、事、情的关系。

16甲是直抒胸臆;乙是寓情于事。 17.甲是微观的:“风”、“天空”、“猿啸”、“沙”“鸟”、“落木”、“江水”等;乙是宏观的概写。

18.B点拨:甲乙在时空上都较雄浑久远。

19.(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锦瑟》 1.A

2.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

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的“此”词概括。

3.用典:庄生梦蝶,望帝杜鹃。其内容和作用课本注释中已有详细说明。通感兼夸张:珠

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留恋与怀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