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 的情况,于是就以为近视与昏暗光线有关,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 ,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16.下面是某中学英语夏令营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怪不生,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藏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当云消雾散,露出庐山真面目时,才会大声惊叹:“原来如此!”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柳州铁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 根据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可知,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的“理解力”就是“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C项将“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变成了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属于无中生有。

2.D A项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文中无据;B项隐性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项强加因果。

3.C 两者“都认为”错误。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4.D

5.A A项为避唐宪宗李纯之讳,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该词语出自于《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如本题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

6.B B项“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7.(1)张宿特别恨他,(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设计)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 让他做了吏部侍郎。(“衔”、“构”、“诬”、“卒为所构”被动句式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出洞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着他,以至不能极尽游玩的乐趣。(“既”“咎”第三个“其”“极”个1分,句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8.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分析诗句1分)看似闲适自得(情感2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分析诗句1分)却又抒发了倍感孤独寂寞的情怀(情感2分)。 9.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

对比。(适当分析)(3分)

用意: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BE 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C.D不给分。A项,莫言讲故事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所指是他的小说创作;本文为演讲,讲述真实的生活,说“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是不恰切的。C项,在母亲看来,美不仅是“鼻眼不缺,四肢健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存善良,多做好事”。D项,原文是“默许我去集上听书”。默许:不表明态度,但有许可的暗示,侧重矛盾的心理;听任:任凭别人愿意怎样就怎样,有放纵的意思。且“我看书”,母亲是支持的,她“总是满足我”,不会使她陷入矛盾。

(2)①内容上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母亲的高度赞美和深深的思念;②结构上总领下文对母亲事迹的怀念;③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每点2分)

(3)① “最痛苦”:“我”因无力保护无辜受到伤害的母亲的伤心,对让母亲绝望的那个以

强凌弱的时代的痛恨;

②“最深刻”:说明了那个年代吃顿饺子不容易,而贫困的母亲的大方的举动对“我”的影响深远;

③“最后悔”:“我”的行为辜负了母亲平日里对我的教诲,让母亲因为自己而痛苦、而丢脸,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敬仰。(每点2分)

(4)内涵:这句话虽然朴实,但具有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

果相貌丑陋,但经常行善、做好事,会展现出真正的美。(1分)

作用: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展现了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

结构上引出下文“我”的变化。(3分)

认识:文中的村里的一些人、学校里的几个同学以及城市中的一些有文化的人嘲笑“我”的相貌,他们就是丑陋的,而“我”在母亲的教诲下,以德报怨,向他们道歉,“我”就是美的。(2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为长相而自卑、痛苦,自暴自弃,而是我们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做一个心灵美的人。(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 ①“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合语境。②“差强人意”指事情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不合语意。③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

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④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⑤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现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不合语境。⑥“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使用正确。

13.C A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后面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B项,“设陷阱,弹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并列关系不当,“网络诈骗”与前三者有包含关系;D项,成分残缺,在“收支状况”后应加上 “等多种因素”。 14. C “但是”表转折,“因此”表因果,①处上文说微信朋友圈具有“私密性”的特征,下文提到互联网的“开放性”,表明此处应填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是”。“基于”,由于、根据的意思,“依据”: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作为根据或依托的事物。②处领起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下文的“朋友圈具有公共性质”之间有因果关系,所以此处应填“基于”。“和”表并列,“或”表选择,⑥处应填表选择的“或”,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项。 15. ①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 ②暂时看不清远处物品 ③短暂休息即可恢复(意思对即可) 16.示例:本次英语夏令营活动,计划安排与外国学生交流、高中先修课、口语竞赛等三项学习活动,以及足球比赛和文艺汇演等两项文体活动。(6分,学习活动所给信息全面3分,文体活动所给信息全面3分) 五、写作(60分)

17.本记叙文写作意在巩固“表达交流”部分的 “写事要有点波澜”等内容。命题意图仍然是让学生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变化等,从中有所思考,感悟,有所收获。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写那些(个)让我感到的“奇”和“怪”之事(人),因为它们始终让我困惑冥思苦想,通过一本书,一个电影,一次实验,一个故事等,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进而转变一种思维,来呼应材料中“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含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等内容。顺理成章地得出“原来如此!”(作文评分标准参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