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统计学习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观察记录 B笔试 C自我评估 D访问和测量 E采访 10.下列各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D商业企业调查 E商品价格水平调查 四、判断题

1.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2.报告单位是指负责报告调查内容拘单位。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

3.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 4.当调查对象分布区域较广时宜采羽邮寄调查。( ) 5.电话调查的问题要明确且数量要少。( ) 6.观察法是一种盲目性的被动感受。( )

7.观察法可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 8.实验法是一种特殊的观察法。( )

9.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的情况表。( ) 10.表头是统计调查表的主体。( )

11.统计数据的效度和信度的含义是一致的。( )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

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

A组数较多 B标志变异不明显 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 D分组有粗有细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 215 C 230 D 185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复合分组表 D汇总表

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 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 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

5

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 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

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 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

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

16.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曲线图 D折线图

17.按字母的顺序或笔画数的多少顺序排序的统计数据一般是( ) A、定类型数据 B定距数据 C定比数据 D定序数据 18.多指标的图示方法是(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环行图 D雷达图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 )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职工人数(人) 50——60 10 60——70 20 70——80 26 80——100 17 总 和 73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分组数列 D组距数列 E等距数列 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

4.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

A计算检查, B逻辑检查 C时间检查 D调查检查 E平衡检查 5.统计数据的预处理,包括( )

A数据分类 B数据筛选 C数据审核 D数据订正 E数据排序 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宾词 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综合表 8.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科学性 E代表性

6

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0.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三次产业分类 E机构部门分类

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这一分组(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元组内 12.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各组频率大于1 B各组频率大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四、判断题

1.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

2.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特点决定的( )。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

4.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5.单项式频数分布的组数等于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 6.凡是分组表都是次数分布表( )。

7.次数密度表示单位组距上分布的次数( )。 8.异距数列是各组组距不都相等的组距数列( )。 9.统计表的主词是说明总体的各种指标( )。 10.品质分布数列是一种单项数列( )。

11.在组距相等的条件下,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的分布是一致的( )。 12.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数据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13.年代都是以数字表示的,所以按年代排列各种指标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 14.统计数据的整理就是对统计报表数据的整理( )。 15.圆形图是以圆的面积或圆内各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或总体内部结构的一种图形( )。 16.绘制圆形结构图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各扇形的面积( )。 六、计算题

1.有一个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56 8l 77 73 65 66 83 63 89 86 95 92 84 85 79 70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不及格;60—75分为中;76—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试把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中、良、优四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 2.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次数分布如下表:

考分

人数 比率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7

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2 7 11 12 8 40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要求: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相应的数字,填入表中空格,并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3.某公司所属20家企业某月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J 工业增加值 46 68 118 33 79 50 89 27 127 99 企业编号 K L M N O P Q R S T 工业增加值 24 78 92 57 40 60 72 58 66 74 要求:进行汇总,编制组距数列。

4.对下面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中的答复进行逻辑检查,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2001年第二季度

姓名 刘 盛 陈心华 刘淑影 刘平路 性别 年龄 男 女 女 男 24 40 18 16 与被调查者 的关系 被调查者本人 夫妻 长女 长子 工作单位 长城机电公司 市第一针织厂 待业青年 医学院 参加 职务 固定工或 级别 工作年月 或工种 临时工 1973.7 干部 1975.4 工人 1999 无 2000 学生 临时 固定 临时 无 20 5 2 无 第四章 规模与比率的度量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商场数量 B营业员人数 C商品价格 D商品销售量

2.某大学10个分院共有学生5000人、教师300人、设置专业27个。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

A分院数 B学生数 C教师数 D专业数 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

A人口出生率 B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工农业产值比 4.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