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与基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4讲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与基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外在表现就是商品能否卖出去。

(三)怎样认识和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挑战 (1)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2)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 (3)新知识和新科技是否创造价值? (4)经营管理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一要继承与坚持,二要创新与发展。 2、确立“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1)凡是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有形商品生产),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2)凡是生产有形和无形文化商品(精神商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凡是生产劳动力商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劳动:物质劳动、精神劳动、服务劳动

3、继承与坚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澄清的问题(三个区分)

(1)区分经济学上的“价值”和作为日常生活用语的“价值”的含义 经济学上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只能见交换价值,或其货币表现价格)日常生活用语的“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或意义。这个概念更接近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5 / 12

(2)区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创造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这里的财富就是使用价值。这一区分说明物化劳动和非劳动的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3)区分价值量的决定和使用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价值量就不变。所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多了,但价值量并没有变化,不过单位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减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了。这就是许多商品尤其是高科技商品能够大幅度降价的原因所在。这一区分说明,新科技和新知识的运用,能够增加使用价值量,但不能增加价值量。

管理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管理劳动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贡献。

二、 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论的涵义和中心思想

剩余价值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剩余价值论的中心思想:阐明剩余价值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 (二)剩余价值论的内容

6 / 12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1)什么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自由得一无所有)

思考: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 (3)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G+ΔG)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创造出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在现实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

7 / 12

动的凝结。

3、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它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呢?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v=m′×v。所以,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4、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 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 二是道德的界限。

8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