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试点课程改革项目申报书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混合教学试点课程改革项目申报书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希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背景、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方法,熟悉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整个计算机应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共性技术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同时为后续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和专业系列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获取、吸收、加工和利用的能力,通过信息手段终身自学和接受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信息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5

4. 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本课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方案,包括在线学习资源建设、课内外学时分配、课内讨论、课外作业、考核方式等内容,可附页) 一、在线学习资源建设: 紧密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最新发展情况,对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补充完善更新。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栏目包括: (1)全省统考:紧扣全省统考要求,提供最新的复习备考资料。包括上机练习软件、模拟考试系统软件、考点汇总与解析。 (2)微课课堂:以微课形式提供各知识点对应的授课视频。 (3)课件教案:提供课程各章节对应的课件和教案。 (4)重点难点:提供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解析。 (5)教学案例:提供课堂教学对应的教学案例。 (6)实验指导:发布上机实验指导内容。 (7)在线测试:提供各章节对应测试题,能够在线自动评分解析,供学生自我测试学习效果。 (8)课外作业:发布管理课程课外作业。 (9)练习资料:提供各类练习对应的资料。 (10)计算机维护:提供计算机维护方面的拓展知识,供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维护水平使用。 以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申请并建设课程微信公众号平台,充分利用手机设备的便利性,该平台主要用来发布即时通知公告,并统一回复相关问题,作为对PC端的有效补充。 二、课内外学时分配: 理论课30学时均为课内学时,上机实验课30学时课内20学时,课外10学时。 三、课内讨论: 课内讨论主要安排在上机实验课进行。每个教学模块设置1-2个讨论题目。 四、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每次上机实验安排1次,共安排15次,形式包括客观题、论述题和操作题。课外作业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发布、上交、批阅。 五、考核方式: 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终结性评价采用山东省省属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全省统一考试进行考核,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内讨论、课外作业、考勤等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6

五. 经费预算

支出项目 1.在线资源建设费 2.设备材料费 3.会议培训费 4.考察学习费 5.专家咨询费 6.图书资料费 合计 金额(元) 2000 1500 2000 3500 600 500 10100 计算根据及理由 素材开发采购、劳务费等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及办公耗材 会务费1000元×2人次 省外出差2人次2000元 省内出差2人次1500元 咨询专家300元×2人次 图书资料均价25元/本×20本

六、学院推荐意见

7

学院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七、专家评审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八、学校意见

8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