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6、对于一切艺术活动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称为( D )。 A、艺术感受 B、艺术体验 C、艺术鉴赏 D、艺术批评

27、对于艺术家来说,影响其作品格调和品位的主要因素有( A )。 A、进步的世界观和健康的审美倾向 B、不停的探索和执著的追求 C、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

D、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8、(B )不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A、审美属性 B、商品属性 C、精神产品属性 D、思想产品属性

29、实用艺术往往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或意味,而它之所以有“意味”,从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来看,是因为它( D )。

A、表现了艺术家或工艺师的丰富细腻的情感 B、表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性格以及审美情操

C、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精神 D、纯粹由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形式所引起

30、20世纪以来,西方画坛出现了很多现代主义美术的各种思潮和流派,其中歌颂战争,认为战争是艺术的终极形式,并被法西斯所利用的是(C )。 A、抽象主义 B、达达主义 C、未来主义 D、野兽主义

31、著名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是(D )的代表作品。 A、拉斐尔B、米开朗基罗C、提香D、达·芬奇

32、在戏剧理论体系中主张表演要追求“间离效果”的是( A)。 A、布莱希特 B、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C、奥尼尔 D、易卜生

33、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针对现代文艺提出了(C )的主张。 A、“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B、“美育和智育并重” C、“以美育代替宗教” D、“寓教于乐” 34、《美育书简》是德国著名美学家( B )的代表作。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谢林

35、中国古代画论中著名的“气韵生动”是由(D)提出的。 A、刘勰 B、顾恺之 C、张彦远 D、谢赫 3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的(B )用来评价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绘画与诗歌作品。

A、王安石 B、苏轼 C、黄庭坚 D、王夫之

37、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和(C)。 A、张君秋 B、梅葆玖 C、程砚秋 D谭鑫培 38、法国著名画家莫奈以其作品《日出·印象》、《睡莲》等开创了(A)画派。 A、印象主义 B、后印象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未来主义 39、《黄河大合唱》的填词、谱曲作者分别是(B )。

A、田汉、聂尔 B、光未然、冼星海 C、田汉、冼星海 D、光未然、贺绿汀 40、郑板桥用比喻的说法(D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前后过程。 A、手中之竹-胸中之竹-眼中之竹-实有之竹 B、眼中之竹-实有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 C、眼中之竹-实有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D、实有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41、“美是生活”是( D)提出来的。 A、亚里斯多德 B、普列汉诺夫 C、列宁 D、车尔尼雪夫斯基

42、席勒在(C)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诗艺》 B、《美学》 C、《美育书简》 D、《艺术哲学》 43、《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的作者是( D )。 A、莫扎特B、肖帮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 44、( B)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45、电影艺术诞生于(A )。 A、1895年 B、1905年 C、1915年 D、1921年 46、“八大山人”是画家( B )的别号。 A、石涛 B、朱耷 C、唐寅 D、郑板桥

47、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被看做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原因在于( B )。

A、有一定的组织和名称

B、因艺术风格相似,相近而被后人归纳而成 C、有着共同的艺术宣言

D、艺术家彼此之间经常唱和、交流、联系

48、艺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 C )。 A、起点 B、过程 C、完成 D、升华 49、艺术鉴赏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A )。 A、直觉与感知 B、体验与想象 C、理解与创造 D、领悟与净化 50、19世纪法国学者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采用的艺术批评方法是(B )。 A、文本批评 B、社会批评、 C、读者批评 D、心理批评 三、判断分析题

1、理解独特的个性形象就是典型。 (×) 解析: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体系,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典型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2、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

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 ) 3、艺术心理定势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 ) 解析:因为组成艺术心理定势的艺术修养的各个方面本身存在着高低、优劣的区别。如不同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审美观、艺术观有正确、健康与否的问题,掌握文化知识有多少、深浅之别,创作经验与技巧水平有深浅、优劣、主次的差异等等。

4、艺术作品的格调没有高下雅俗之分。 (× )

解析: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家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因此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5、实用艺术以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但对于大多数实用艺术品来讲,是以实用为主的,审美应当从属于实用,服务于实用。 (√ ) 6、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 )

7、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 (× )

解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理论上说,把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政治,也就是归结为思想关系,从而否定了“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从实践检验来看,政治不能决定艺术。 8、“三一律”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 (√ ) 9、艺术美等于现实美。 (× )

解析: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从量上看是现实美高于艺术美,现实美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质上看是艺术美高于现实美,现实中的美是不纯粹的、分散的、平淡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而艺术中的美是纯粹的、集中的、强烈的、理想的,所以艺术美是现实美的深化和升华,是美的高级形态,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

10、乡村音乐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 (√ )

11、处于精神性意义较高层的意识形态,它对于精神文化的某些反映多半是自发的,无意识的。 (× ) 解析:处于精神性意义较高层的意识形态,它对于精神文化的某些反映也是自觉的、有意识的。

12、艺术的颠峰时期将永不衰败。 (× )

解析:任何艺术当它达到繁荣的顶峰之后,将会走向灭亡。这是因为:A、社会生活的变化。当社会生活是向上的、前进的,艺术之花就是鲜艳的、美丽的;当社会生活是向下的、倒退的,艺术之花便是衰败的、凋谢的。B、高度完善的艺术必然扼杀创新,因而导致它的衰落与灭亡。C、艺术是某一方面的完善与前进必然伴随着另一方面的削弱与后退。 13、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 ) 解析:审美体验阶段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但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 14、艺术受传者是艺术信息传播的终点和目的,没有受传者也就没有艺术传播的存在。 (√ )

15、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鉴赏都最先接触的是艺术语言,并通过艺术语言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感知。 (√ )

16、绘画、雕塑侧重于再现,而书法侧重于表现。 (√ )

17、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 ) 18、音乐强调韵律,而舞蹈更强调节奏。 (× )

解析:音乐既强调旋律,也强调节奏、和声等;舞蹈强调节奏,也强调韵律。 19、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结构,结构帮助作家将相关的文学因素组织起来,使之有机地构筑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文学作品,离开文学作品,结构自身便没有任何审美价值和意义。 (× )

解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自身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20、艺术流派是指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和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流派。 (√ ) 21、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往往是必然的、自觉的、全面的、长久的。 (× )

解析: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是偶然的、自发的、局部的、短暂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时代,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才是必然的、自觉的、全面的、长久的。 22、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行书著称于世。 (× ) 解析: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 23、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和转化。 (√ ) 24、审美直觉是审美与艺术活动的重要特征,是整个鉴赏活动的开始。(√ ) 25、鲜明独特的个性形象就是典型形象。( × )

解析:典型形象既要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要有高度概括的共性,能够反映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某些本质特征或能揭示某种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 四、名词解释 1、模仿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对这个理论从不同侧面做了论证,最后由亚里斯多德对模仿说做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在西方艺术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模仿说包含了合理的因素:它肯定了艺术起源于客观世界,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合理的内容;古代原始人洞穴中的艺术遗迹,确实是对现实生活中动物形象的模仿。但是,模仿说也有一定的理论局限和不足:原始艺术并非都是模仿的产物,模仿仅仅是从事艺术创作的手段,而不是艺术创作的真正动机。因此,模仿说未能科学解释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 2、:“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艺术的“教”的功效应是崇高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教”的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活动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