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获奖教案及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祝福获奖教案及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祝福获奖教案及反思

《祝福》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下面是 为你带来《祝福》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 体会与分析肖像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关系。

3. 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学情分析:

执教班级为绩溪中学高一(2)班。该班大部分同学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他们更需要在知识的丰富多元性、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得到强化,新媒体教学恰好能给他们以帮助。

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通过肖像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把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措施:采用微课、学生利用新媒体分角色朗读、结合新媒体朗诵等方式深入文章深层,呈现出悲剧美学的震撼效果。

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新媒体对《祝福》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诵表演。

1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今天的话题从“生”字开始:满清末年,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一个极为平凡普通的女孩降生了。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许无法抚养过多的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很小就被送到一个叫祥林的男孩子家做了童养媳。后来,这对男孩女孩都长大了,他们于是成了亲。如果不出意外,这对小夫妻的人生轨迹将会怎样呢?(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是啊,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现在被叫作祥林嫂的青年妇女完全可以像这样生活:她的人生终点将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这条的人生轨迹将是一条典型的时代轨迹。但是,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一生?(丈夫死了)

死了丈夫,人生就彻底改变。今天失去丈夫的女子并不少,她们是不是就注定会如祥林嫂遭受诸多不幸?让我们看下:祥林嫂一生有几次重大的转折?再让我们思考一下:造成她的人生悲剧重大原因是什么?

二、祥林嫂际遇图 《祝福》教学设计 三、肖像描写

1、请按照文章的时间顺序找出全文中三次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并分析这些肖像描写分别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

2

①第一次 初到鲁四老爷家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壮大,顺着眼。

点评:年轻守寡、营养不良、青春尚在,安分守己,好劳动力。 ②第二次 再到鲁四老爷家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了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点评:年轻守寡、营养不良、青春早逝、精神上受到极大摧残。 ③第三次 与“我”河边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提着竹篮,一个破碗,空的;拉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点评:空的,下端开了裂,这两个特写。倒装的方式,起到了强调作用。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摧残下,她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完全麻木,已成为木偶人,濒临死亡的边界。

2、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者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请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地方,思考眼神的变化,表现她怎样的生活状态?完成表格。

(该部分问灵魂部分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揣摩人物心理。) 小结: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过程就是她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

3

具体地塑造一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被践踏、被鄙视、被迫害,最终被旧社会吞噬的悲惨结局。

四、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冲茶的短工淡然地回答道:“还不是穷死的?”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你怎么看?(学生分角色朗读“我”与短工的对话部分)

从表面上说,她是流落为乞丐后死去的,好像可以说是穷死的。但是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因为她丧失了劳动力,连记忆力也不行了,才被鲁家解雇了的。但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吗?

丁玲评价祥林嫂之死是这样说的:“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地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且看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有哪些人?他(她)们是如何对待她的?(请同学们品味细节精要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谈谈那些给自己最深印象的细节的认识采用合作交流、旁批方式形成自己的认识)

鲁四老爷、四婶、鲁镇的民众、柳妈等人。 四叔:皱眉、不许祭祀,“谬种”

点评:败坏风俗。道德观:好女不嫁二夫。极端冷酷与自私。 ‚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你放着罢,祥林嫂。 点评:对比这两句的变化,第一句多少还有些客套;第二句就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