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管理手册2014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发热门诊管理手册201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发热门诊病人就诊须知

自病人入口进入 到“预检处”测量体温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预检后排除传染病 陪同人员不得进入诊室(如必须进入需带口罩),携带物品尽量不带入诊室 相关科室就诊 根据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等

9

(六)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相关场所人员物品配备及物

资储备

一、预检分诊处设备配备

1、标识:各预检处(除各科室外)应放置“测体温处”等醒目标识; 2、耳温计; 3、一次性外科口罩; 4、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 5、快速手消毒剂;

6、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7、在显要位置放置传染病病人导诊标识,引导病人直接到相应的诊室就诊。 二、预检分诊处设置

1、大厅预检分诊处(根据需要设置):①急诊楼一层大厅入口;②门诊楼一层大厅入口; 2、门诊预检分诊处:①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分诊台;②急诊内科(儿科)分诊台;③内科(儿科)门诊分诊台。 3、各科室诊疗过程中预检分诊。 三、预检分诊处人员要求

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需经过预检分诊、基本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四、感染性疾病科物资储备

1、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鞋套、帽子、隔离服、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 2、消毒用品:含氯消毒剂(或功能相近的液体消毒剂)、漂白粉、75%酒精、干棉球、快速手消剂、除虫剂。

3、消杀设备:手提式(便携式)喷雾器。 4、治疗室配备常规的抢救药品及器械。

10

(七)发热门诊消毒隔离措施要点

一、病人隔离

1.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同一疾病确诊患者可以同时置于多人房间。

2.患者的活动应尽量限制在留观室内,原则上不设陪护。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3.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 4.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区域或隔离病房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穿戴隔离衣、口罩、鞋套、帽子等)。 二、空气消毒

1.日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通风频次。必要时开启排风扇,加强通风。

2.各室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1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

3.输液室,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三、地面、墙面

1.日常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1-2次。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用有效氯500mg/L(根据接诊的传染病病原不同调整浓度)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3.墙面一般情况下不用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 四、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1.各室硬质、无孔的物体表面(如桌、椅、柜、操作台面、门把手、水龙头、仪器操作台面、键盘、鼠标、开关等),应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1次,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500mg/L(根据接诊的传染病病原不同调整浓度)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湿擦湿拖。 2.精密仪器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或异丙醇擦拭消毒。 3.接诊传染病病人后,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随时消毒。 五、抹布、拖把的消毒

1.抹布、拖把发热门诊专用,严禁与其他诊室混用。

2.更衣室、其他诊室(输液室、诊室及治疗室)、隔离留观室及卫生间的拖布、抹布应分开使用,拖布做好标记。

3.使用过的抹布、拖把,应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根据接诊的传染病病原不同调整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清洗、悬挂干燥备用。 六、病人使用的物品的消毒

1.体温计:每次用后先清洁,再用用75%乙醇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

2.听诊器:先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11

4.压舌板、舌钳子等:先清洗,擦干,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5.留观病人使用的床单、被罩、衣物等物品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衣物回收袋封扎,送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根据不同传染病(烈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等)需要可先煮沸或者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后再送洗衣房。

6.餐饮具:病人分开使用,用后用煮沸或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7.便器、痰盂:病人分开使用,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根据接诊的传染病病原不同调整浓度)溶液浸泡消毒30-60分钟。

8.病人个人带入的衣物及生活用品,消毒后,方可带出留观室。 七、医护人员防护

1.一般情况下,采取一级防护:

(1)穿工作服、工作鞋、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如皮肤有破损时)。

(2)严格执行手卫生。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2.进入隔离留观室或根据不同传染病的需要,采取二级防护:

(1)穿工作服、隔离衣(根据需要穿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根据需要佩戴N95口罩),根据需要佩戴眼罩。 (2)严格执行手卫生。

(3)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离开留观室时,在留观室缓冲区拖掉防护服、鞋套、眼罩等,放入污物桶中,并执行严格手部卫生。 3.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留观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乙醇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八、病人防护

1.病人及陪护人员进入诊室需佩戴口罩,口罩由诊室免费提供。

2.隔离留观病人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3.隔离留观病人不得离开病室,如必须离开,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佩戴隔离衣、口罩、鞋套、帽子等)

4.病人离开隔离留观室,带入的衣物、物品在缓冲区更换,消毒后方可带出,并做好个人卫生处置。

九、医疗废弃物处置

1.发热门诊所产生的废弃物均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2.医疗废弃物应在回收时,再套用一层黄色垃圾袋,根据需要喷洒消毒后回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