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暗含了对当时唐代统治者的批评。

E.韦诗全诗写景,以霏霏细雨、江草、啼鸟和柳色着意营造一种四望迷蒙、烟笼雾绕、如梦如幻的氛围,而一座荒凉破败的台城就隐藏在其中。

39.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刘诗把________与________对比;韦诗则用________同________对比。(4分)

40.请对刘诗中“竞”和韦诗中的“无情”作一简要分析,说出其精妙处。(4分) 刘诗中“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诗中的“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试题。(10分) 长相思(二首) 万俟咏 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41.《雨》词通篇不出“雨”字(标题除外),但很多地方都写出了夜雨之声,请写出表现夜雨之声的词语(或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2.《山驿》词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写出了羁旅愁思,请写出表现羁旅愁思的词语(或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这两首词写景抒情,所写的景物有不同,也有相同的,相同的是都写了 ________,只不过《雨》是写________,《山驿》是写________。它们都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之情。 (4分)

六、阅读古文,回答问题。(45分)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韩)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子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人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44.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45.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46.广武君辞谢曰

47.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2分)

48.西乡对,师事之 49.驱市人而战之 翻译下列句子。(6分) 50.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51.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52.于虞而智于秦也

(二)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7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友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53.自辩数,乃置 54.主司群臣

5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陈胜王凡六月 B.由涉首事也 C.涉之为王沈沈者 D,系而罪之

56.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3分) 客愚无知专妄言轻威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6分) 57.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58.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59.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0.根据本段文章原意概括陈胜失败的原因(4分) (1)________(2)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16分)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①,付畀②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③,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④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之曰:“聪伪主,德不胜袄⑤,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奏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

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讫息。

[注]①蟊贼:吃禾苗的害虫。②付畀(bi):付与。③螟蜮:同①注。④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⑤袄(yao):同“妖”。 [回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61.《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 62.此除蝗谊也。 63.崇移书诮之曰 64.必不惮勤

下列句子中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65.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2分)

A.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B.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C.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D.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66.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2分)

A.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B.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C.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D.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67.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2分)

A.事情本来就有违背条文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B.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c,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验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D.事情本来就有违背法则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68.“庸儒泥文不知变”中“泥文”的“文”指的是(3分) A.聪伪主,德不胜袄,今袄不胜德。 B.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C.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D.古者良守,蝗避其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 69.从姚崇三次讲话的内容看,他关于灭蝗的实际见解是(3分)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适权,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c.既要有德行,又要正确的方法,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D.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七、附加题:(20分)

阅读下面—首词,按照要求答题。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深院锁清秋”,深院被秋色所笼罩。这是作者看到寂寞梧桐所引起的联想。用一“锁”字,当和作者的处境和感受有关。 “离愁”,是指去国之愁。以上两句形容愁绪纷乱,难于排遣。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这句意思是说不出心里

是什么滋味,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愁苦。

70.古代诗人、词人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各具特色,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占”;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试将它们与李煜此词作一比较,说说其异同

06-07下初二古诗文诵读笔试卷

班级___ 姓名___ 得分____

一、填空:(每空1分,14分)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___朝____的《绝句》。 2、将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填写完整: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___朝____的《秋夕》。

4、将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填写完整:_______,天寒白屋贫。_______,风雪夜归人。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出自唐朝_____的《 》。 6、将唐刘禹锡的《石头城》补充完整: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淮水东边旧时月,______________。

7、将唐杜甫《蜀相》补充完整:丞相礼堂保处寻,___________。

8、“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出自唐 沈佺期的《 》。 二、默写:(每首4分,16分)

1、默写唐杜甫《春日梦李白》前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唐 李益的《从军北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