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沟设计指南正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共同沟设计指南正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工厂的焊接部位用与母材相同的值。 注)衬砌托梁的计算中,托梁受内壁混凝土工程模板的约束时,容许弯曲压应力宜取为2100kg/cm2 (2)钢板桩

钢板桩的容许应力取表-7.1.2的值。

表-7.1.2 钢板桩的容许应力 钢板桩母材的容许应力 容许弯曲拉应力、、、、、、、、、、、、、、、、、、、、、、、、、、、、、、、、、2700kg/cm2 容许弯曲压应力、、、、、、、、、、、、、、、、、、、、、、、、、、、、、、、、、2700kg/cm2 现场焊接部位的容许应力 1.插入之前平放以良好的施工条件能够焊接的情况下 对接焊接容许弯曲拉应力、、、、、、、、、、、、、、、、、、、、、、、、、2200kg/cm2 对接焊接容许弯曲压应力、、、、、、、、、、、、、、、、、、、、、、、、 2200kg/cm2 贴角焊容许剪应力、、、、、、、、、、、、、、、、、、、、、、、、、、、、、、 1300 kg/cm2 2.现场插入焊接的情况下 对接焊接容许弯曲拉应力、、、、、、、、、、、、、、、、、、、、、、、、、1400kg/cm2 对接焊接容许弯曲压应力、、、、、、、、、、、、、、、、、、、、、、、、 1400kg/cm2 贴角焊容许剪应力、、、、、、、、、、、、、、、、、、、、、、、、、、、、、、800 kg/cm2 (3)木材

挡土墙用的木材的容许应力,考虑临设结构物取表--7.1.2木材的容许应力。

表--7.1.3木材的容许应力 木 材 的 种 类 压缩 针 叶 树 阔 叶 树 红皮松、黑松、落叶松、罗汉柏、扁柏、铁杉、美国松、美国丝柏 杉、冷杉、针枞、美国杉、美木母 橡树 栗树、枹、山毛榉、榉 柳安木 120 90 135 105 105 135 105 195 150 135 容 许 应 力 拉、弯 剪切 10.5 7.5 21 15 9 7.1.9 同时受到轴向压力与弯矩的H形钢 同时受到轴向压力与弯矩的H形钢(SS41),必须按照式(7.1.1)及式(7.1.2)进行校核。

?c?bcy?bcz???1???(7.1.1)?c?c?caz?bagy(1??eay?bao(1??EAZ?c??bac(1??c?eay??bcz(1??c?eaz)??cal???(7.1.2)其中:?c :作用于校核断面的轴向力产生的压应力(kg/cm2)

?bcy、?bcz:分别作用于强轴及弱轴周围的弯矩产生的弯压应力(kg/cm2)

?baz:弱轴周围的容许轴向压应力(kg/cm2)

,,

但是,取b?13.1t

?bagy:不考虑局部压屈的强轴周围的容许弯压应力(kg/cm2)按如下取法。

21

l/b?4.5时:2100(kg/cm2)

4.5? l/b?30时:2100?36(l/b?4.5)(kg/cm2) 但是,2Ac? Aw。

b:承压翼缘宽(cm)

l:承压翼缘的固定点间距离(cm) Ac:承压翼缘总断面面积(cm2) Aw:腹板的总断面面积(cm2)

?bao:不考虑局部压屈的容许弯压应力的上限值取2100(kg/cm2)。

,,

?cal:对受到压应力的自由突出板的局部压屈的容许应力,取2100(kg/cm2)。但是,取b?13.1t。 ?eay、?eaz:各自强轴及弱轴周围的欧拉压屈应力(kg/cm2)。

,、、

?eay = 12,000,000/ (l/ry)2、、、、、、、、、、、、、(7.1.3)

,、、

?eaz= 12,000,000/ (l/rz)2、、、、、、、、、、、、、(7.1.4) ,

l:各节规定的有效压屈长度(cm)

ry、rz:各自强轴及弱轴周围的断面二次半径(cm) ,,

b、t:取图-7所示尺寸。

图-7.1.1 b、t的取法

7.2 中规模挡土墙的设计 7.2.1 设计的基本要求

(1)作用于挡土墙桩及中间桩的垂直荷载不得超过挡土墙桩容许垂直承载力。

(2)对于作用于挡土墙桩的水平荷载,挡土墙桩必须能够安全抗土那样使其达到入土深度。 (3)构成临设结构物的各部件的应力,分别不得超过容许应力。 7.2.2 土压力

(1)用于计算挡土墙桩的入土深度的土压力

用于计算挡土墙桩的入土深度的土压力,按照式(7.2.1)及式(7.2.2)算定。 Pa = (q+rh)tan2(45???2)?2ctan(45???2)、、、、、、、、、、、、、、、、(7.2.1) Pp = rhtan2 (45?+?2)+2ctan(45?+?2)、、、、、、、、、、、、、、、、(7.2.2) 其中:

Pa:主动土压强度(t/m2) Pp:被动土压强度(t/m2) q:地表加载荷载(1 .0t/m2) r:土的单位体积重量(t/m3) h:地表开始的深度(m) ?:土的抗剪阻力角(度) c:土的握裹力 (t/m2) (2)用于计算构件截面的土压力

挡土墙桩、横撑、坑壁支撑及水平角撑的截面计算用的土压力,按照图-7.2.1。但是,背面地基是背填土或为填埋土场合或施工中被搅乱的情况下,必须另做研究。

22

图-7.2.1 用于计算构件截面的土压力

表-7.2.1根据挖掘深度的系数a 挖掘深度l(m) 5? l 3? l? 5 a的 值 1 1/4(l?1) 表-7.2.2根据地质的系数b、c

N值 N? 5 N ?5 b的值 2 C的值 4 6 7.2.3 从挡土墙桩入土部位的稳定出发而需要的入土深度

(1)挡土墙桩的入土深度,在挖掘完成时及最下段坑壁支撑设置之前的二者中,确保分别平衡深度的1.2倍以上。

(2)所谓平衡深度是关于某坑壁支撑位置,在其坑壁支撑位置下方背面侧的主动土压力产生的作用力矩和,来自挖掘侧的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抗矩平衡时的挖掘底面以下的深度。

(3)土质良好、计算上不产生主动土压力、即便产生、小场合桩的最小入土深度取1.5m。 7.2.4 挡土墙桩及中间桩的容许垂直承载力

挡土墙桩及中间桩的容许垂直承载力,取极限垂直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得到的值。 7.2.5 挡土墙桩的断面计算

(1)作用于挡土墙桩的弯矩是,把挖掘挡土墙桩完成时的最下段坑壁支撑或最下段坑壁支撑设置

前一段之上的坑壁支撑、和分别场合的虚支承点间作为支点间距的简支梁来假设而计算的。 (2)虚支承点取、为决定桩的入土深度的稳定计算中求平衡深度时的被动侧(被动土压力与桩侧面抵抗)的合力的作用点。土质良好、桩的入土深度小的情况下的虚支承点的最小位置,取桩的最小入土深度的1/2、即挖掘底面以下75cm。

(3)横撑的间隔特别大时,看作把横撑间为跨径的简支梁,进行应力的校核。尤其是撤去坑壁支撑、横撑时由于顶换坑壁支撑、横撑而挡土墙桩的支点间距变长的情况下,必须修正断面计算。 (4)当桩受到来自衬砌的垂直荷载时,作为受到轴向压应力和弯矩的构件,计算桩断面。但是,一般来说挡土墙桩通过坑壁支撑、横撑加劲,不需要对压屈校核。 7.2.6 挡土墙桩的间隔及挡土墙桩与结构物的纯间隔

(1)挡土墙桩的中心间隔以1.5m为标准。不按此办理的场合在1m以上2m以下范围为原则。 (2)构筑的结构物与挡土墙桩的纯间隔,原则上为80cm,模板埋死的场合以30cm为标准。 7.2.7 中间桩

(1)中间桩受到轴向垂直力时的容许承载力根据7.2.4。

(2)作用于中间桩的轴向垂直力,由于加载到衬砌托梁上的诸荷载而产生最大反力。当中间桩通

过有适当刚性的联结系紧紧连结时,可认为最大反力分配在前后的中间桩上。 (3)为防止坑壁支撑的压屈而设置的中间桩,宜兼受到来自衬砌荷载的中间桩。 (4)中间桩间隔以3m以下为原则。

(5)受到作用于的中间桩,作为长柱计算。

23

(6)在轴向垂直力作用的中间桩,按照需要在挖掘底面,考虑防止下沉对策。 7.2.8 挡土板

挡土板,以按照最终挖掘深度的土压强度计算的板厚用于挖掘全面,取其两端4cm以上且板

厚以上与挡土墙桩翼缘搭接的长度。 7.2.9 作用于横撑及坑壁支撑的土压力

作用于横撑及坑壁支撑的土压力在最终挖掘状态下,用7.2.2(2)的土压分布通过下方分担

法求出。 7.2.10 横撑

(1) 横撑以7.2.9节求出的反力为荷载,将坑壁支撑作为支点的简支梁来计算为原则。横撑

兼坑壁支撑时,需要考虑横撑产生的轴向压力。

(2) 横撑的垂直间隔取3m,从挡土墙桩头开始1m以内加入第1段的横撑为原则。但是,有衬

砌托梁的场合不在此限。

(3)横撑的接头间隔取6m以上。 7.2.11 坑壁支撑

(1)作用于坑壁支撑的轴向压应力是以7.2.9节计算的反力与坑壁支撑的分担宽度的积来求解

的。

(2)坑壁支撑必须作为根据7.1.9节同时受到轴向压力与弯矩的构件而加以研究。 (3)坑壁支撑不仅要考虑轴向压力还要考虑垂直荷载。 (4)根据坑壁支撑温度变化增加的轴向压力取15t。 (5)坑壁支撑间隔水平取5m以下,垂直取3m。 7.2.12 水平角撑

(1) 水平角撑如下图所示以45度的角度加入为原则。

图-7.2.2 水平角撑的设置方法

(2)作用于水平角撑的轴向压应力N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N?(?1??2?W)1?2sin45?

其中:

?1.?2:横撑的支点间距 W:作用于横撑的单位长度的土压力 (3)水平角撑的自重及上置荷载可忽视。 7.2.13 衬砌托梁

(1)衬砌托梁的计算是加载静载及活载,作为简支梁来计算。

(2)梁座是作为以挡土墙桩为支点的简支梁,把衬砌托梁的最大反力达到最大断面力那样加载,

计算。 (3)由衬砌托梁的活载(不包括冲击)产生的挠度,为 /400( 是支点间距长),而且必须是2.5cm

以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