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课程设计 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FPGA课程设计 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2DPSK解调器关键则是实现相对码到绝对码的转换,其结构图如上图所示,2DPSK解调采用2CPSK解调器与相对码到绝对码转换电路即可实现。其中,相对码到绝对码的转换是以在以计数器输出信号为时钟控制下完成的。

图3.13 2DPSK解调器相对码转换为绝对码的电路符号图

2DPSK解调器端口引脚为:clk是系统时钟信号,start为控制调制开始的使能信号,x为输入的调制信号,y为已解调的2DPSK输出基带信号。

16

武汉理工大学《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4. 设计及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正式开始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先是无法观测到中间变量f1、f2、q的时序仿真,经过上网百度和与同学讨论,发现选择View菜单中的Utility Windows项的Node Finder,Filter项选中Pins:all&Registers: Post-fitting,就可以调出程序中间变量的时序仿真。

2、在仿真的过程中,又一次发现问题,时序仿真波形的时间太短,经过上网百度和与同学讨论 ,知道了点击工具栏中的Tools选择Options。里面有个选项是WaveForm Editor,是关于波形设置的,其中有个Default file end time,可以编辑时序波形图的时长和单位时长。

3、在仿真的过程中,又一次发现问题,时序仿真的波形结果与预想中的差别很大,于是我检查程序,修改变量值,反复调试,发现是输入变量x设置得不合理,经过调整后,最终实现预期的结果。

17

武汉理工大学《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5. 心得体会

拿到这个课程设计题目后,我开始到网上搜索相关内容,顺便到学校图书馆借相关书籍,经过不断比较与讨论,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本次FPGA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对我来说这个题目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自己对FPGA中有关数字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的设计知识了解较少,但正是这种有挑战性的题目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研究价值,入手这个题目后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也从网上获得了不少有关FPGA设计滤波器的资料,加上自己之间对FPGA有一定的了解,因而设计思路渐渐明朗,经过自己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终于弄明白了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的工作原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研究FPGA中提供的帮助信息,我也明白了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相关的一些函数的使用方法,并用它们来设计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最终完成了题目。虽然本次设计出的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并不够完美,但我确实有一种成就感。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加强了自己掌握和理解书本知识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综合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自己的技术素质。基本达到了FPGA课程设计的任务,明确了FPGA的基本知识与应用;在对对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器与解调器的理论分析的过程中,我对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更深一个层次的掌握了通信原理的相关概念和使用技巧;同时掌握了FPGA仿真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了运用仿真软件,绘制相应的仿真波形图,对计算出的参数进行验证,反复推导,使参数更加符合要求。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问别人,因为每个人掌握情况不一样,不可能做到处处都懂,发挥群众的力量,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很多时候,我遇到的困难或许别人之前就已遇到,向他们请教远比自己在那冥思苦想来得快。学习的这段日子确实令我收益匪浅,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通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得到老师的指点,班上同学和各位学长的帮助,我才得以圆满地完成此次设计,在此对给予支持与关怀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18

武汉理工大学《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

[1]王福昌等.通信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2]田维新等.基于FPGA 的PSK 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6-5:43-47

[3]黄智伟, FPGA 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侯伯亨顾新. VHDL 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M].西安. 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6]孙学军、王秉钧.通信原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 [7]苗长云等.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8]樊昌信等.通信原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5.

19

西安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