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建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成型。电源采用恒流高压直流电源,高压恒流电源应有良好的电压自动跟踪性能,能有效克服电晕电流“闭塞”情况;具有过电压、持续欠电压和过氧保护电路,能自动报警和跳闸。 4.3.3气柜及加压站工段 4.3.3.1工艺流程及特点

(一)工艺流程

煤气经过气柜前煤气水封进入气柜储存,再经煤气加压风机供发电做燃料。

(二)工艺特点:

进入水封前管道上安装有煤气气动调节阀与流量计构成一个调节回路,通过外送煤气用户的使用量调节气动阀的开度,使流量计保持一定值,气柜高低报警与煤气加压机连锁,并且净化车间罗茨风机的停止信号与煤气加压机连锁用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4.3.3.2主要设备选择

气柜 DN22000 H11000 V=3000m3 124t 1台 煤气鼓风机Q=682m3/min 升压:19.6KPa 3台 除水器 DN4000 H4500 V=50m3 3.2t 1台 气柜进口水封 2.6t 1台 气柜出口水封 2.6t 1台 4.4 管道的防腐、保温、保冷措施

为了防止大气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管道和设备的表面应当涂漆。对于埋地管道和设备地表面应当作特加强级防腐处理,对于输送腐蚀性强的介质的管道和设备则采用特殊材质。

对于输送温度较高的介质管道和设备,为了节约能源和防烫,采取保温措施。

4.5 防火、防爆

煤气净化车间的厂房与设备的布置和设备的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按GB50016—2006“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执行,易燃易爆区域选择防爆的电气设备。非危险区域则选用普通的电气设备。 4.6 外部管道

外部管道设有管廊和煤气放散装置

6 总图运输

6.1 厂区位置及概况 6.2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防爆、安全等规范。

考虑厂区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已有场地,满足运输要求。

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对工厂建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绿化等进行合理布局,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布置紧凑,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节约投资,以达到有利生产、方便管理的目的。

车间组成:

主要生产设施:备煤车间、炭化车间、筛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

辅助生产设施:控制室、循环水泵房、变电室等。 生产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等。 平面布置:

根据厂区地形、风向和运输的要求,对原料处理、炭化、筛焦、

煤气净化、给排水等系统进行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竖向布置布置原则:

(1)满足工艺生产流程要求。 (2)满足运输及排水要求。

(3)结合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土方工程:

由于场地比较平整,场地竖向布置采取一个标高。 场地排雨水:

结合厂区地形、道路布置形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节约用地以及厂区环境要求,厂区雨水排水采用暗管排水方式,进入厂内雨水收集池。 6.3 工厂运输

本工程运输全部采用汽车运输。年运输量约860000吨,其中运入500000 吨,主要为原料煤,运出350000吨,主要为兰炭、煤焦油。

为了实现运输社会化,工程不再配备生产运输车辆,所需运输由当地运输力量解决。

工厂运输量总表 表2-7

1 2 3 4 入厂 原料煤 出厂 半焦 焦油 粉煤 500000吨 335000吨 25000吨 50000 固 固 液 固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货物的计量采用汽车衡计量,选用电子汽车衡由总厂统一考虑。 全厂道路总长600m,其中7.0m宽道路420m,4.5m宽道路180m。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6.4 工厂绿化

在工厂的予留地及可绿化的地段内,全部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乔木、灌木、草皮及观赏性植物。绿化面积为23696.6 m2,绿化系数为20%。 6.5 工厂消防

室外消防水量为74L/s,本设计设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 6.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1 2 工厂(一期)用地面积 道路7m宽 长度 4.5m宽 绿化用地面积 绿化用地率

单位 m2 m m m2 % 数量 118483 420 180 23696.6 20 备注 总图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8 3 4 6.7 管线综合设计 设计充分考虑到管线综合布置的技术要求,各种管线采用适当的间距,并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同时考虑各种管线的性质、用途、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管线敷设条件和方式等,尽量使管线短捷、顺直,并适当集中。 6.8 工厂警卫

为确保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安全,在总厂区四面设置围墙。在物流的出入口处由总厂统一设置警卫室,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