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植物病害流行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协同进化(co-evolution):寄生物的进化是紧跟着它们寄主进化的。反之,寄主的进化也受它们寄生物进化的某些影响。两种生物互相施加选择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地依靠另一方进化,这种相互关系称为协同进化。

侵染概率infection probability:又称侵染几率。指接触寄主感病部位的一个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侵染成功,引起发病的概率。 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又称病害梯度(disease gradient)或传播梯度(gradient of spread),是指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递减)的现象或状况。

重叠侵染:当寄主植物有限的侵染位点遇上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时,在一个发病的位点上,同时或先后遭受接种体不止一次的侵染,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发病点,在这个发病点上即发生了重叠侵染。

遗传稳态(genetic homeostasis):当寄主—病原物系统在协同进化中建立的病害平衡状态因受到遗传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干扰和破坏时,寄主—病原物系统可进行自我调节,仍保持或恢复平衡状态,生物群体这种使本身遗传组成保持平衡并抵制突然变化的倾向称为遗传稳态。 水平的抗病性(horizontai resistance):当一个品种的抗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菌的所有小种的,这种抗性是水平的,不属于基因对基因系统,其抗性是催化作用和催化产物决定的。 侵染单位:当一个传播单位与一个适当的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并有适当的环境条件,使其侵染成功,这样一个传播单位就变成一个侵染单位。一个侵染单位占据一个侵染位点并可识别和计量。

垂直抗病性(Vertical resistance):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这种抗性是垂直的,也称专化性抗性,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是由蛋白质的聚合作用决定的。

ES(expect system):是一个(或一组)能在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广泛的ES应包括专家知识、统计模型、模拟模型集合为一体。 IPM: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EIL:经济损害水平相当于经济损害阈,是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病害水平)。 侵染链infection chain:由多个侵染环构成的链,是病原物传播体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一系列传播。

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 :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充分调查,找出其目标和可行方案,并通过直觉和判断,对这些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问题中作出最佳的决策。

稳定化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 和定向选择方向相反的选择压力叫稳定化选择。即在病原物同一位点上对无毒基因的选择优于毒性基因,不利于毒性基因突变,使之在后代中出现的频率下降。

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是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天”为单位。

积年流行病害(polyetic disease):积年流行病害是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年”为单位。与单利病害(simple interest disease)同义。

微梯拂利亚效应(The Vertifolia Effect):植物抗病性是一种复合性状,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是混合存在的,在培育垂抗品种的过程中丧失水平抗性。这种现象称为Vertifolia效应。 突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稳态流行Endemic: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称“常发病”。

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由于“流行”的概念离不开速度,而速度又包含着时间,必须再增加一个要素,即时间这样就形成一个病害锥体。 AUDPC:流行曲线下面积模型。

ID—DI曲线:以接种密度(inoculum density)为横座标,发病数量(disease incidence)为纵座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

校正侵染速率corrected infection rate:是指单位时间传染性组织引起病害的增长速率,因单位时间为“日”,故称病日传染率(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

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指病原物按照克服推广品种的抗性基因的毒性方向发展。定向选择导致毒性发展,毒性小种(或基因)频率上升。这就叫定向选择。

内源流行(中心式传播):流行病开始时,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空间扩展有明显点片状态,传播梯度明显,田间病害属非随机分布,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本地,土传病害多属此类,某些气传病害。

外源流行exodemic(弥散式传播):外来菌源(包括田外或区外)一般不表现明显的发病中心,田间病害一开始就呈散发性的随机分布,或本地菌源侵染时间集中的病害,如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小麦纹枯等。

I-S关系 :普遍率(I)和严重度(S)之间的关系。

病害三角The disease triangle: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病害四面体Disease pyramid:随着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人也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过程的干预作用日益增强,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原有的平衡。因此作物病害系统中还要加入“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形成病害四面体。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这个循环由病菌越冬(越夏)、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组成。

传播距离distance of spread:是指病害从菌源中心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距离,病害传播距离是病原物传播体的有效传播距离,不仅包括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还要考虑传播后,受各种生物、非生物因素影响,引致侵染发病的概率。

传播速度rate of spread:是指单位时间内病害传播距离的增长量。时间单位可以是日、周或月,也可以是一个潜育期的天数(p)。

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菌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所经过的时间。

盛发期:逻辑斯蒂增长期,从病情0.05发展到0.95的一段时间,或转向水平渐近线病情停止增长的时期。

衰退期:流行末期。病情0.95以后,曲线水平或下降。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ET):有害生物达到对被害作物造成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时的临界密度。

1.试举出国外2个历史上病害流行的重大事例的的病害名称?马铃薯晚疫病 、玉米小斑病 3.科学研究的许多基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流行学,如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流行学研究又特别注重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与系统模拟。 4.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将模型可分为物理、图解、数学、计算机四种。 5.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包括寄主、病原、环境和时间。 6.病害四面体 (Disease pyramid):在寄主、病原、环境三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构成病害四面体。 7.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可分为三个级别即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 8.植物病害的侵染概率为发病点数与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的商。 9.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增加,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降低。 10.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分为S型曲线如锈病、单峰曲线 如棉苗黑斑病、多峰曲线如稻瘟病。 13.病害流行阶段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的区分点通常设为病害普遍率为5%和95%。 14.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流行过程中,当发病率达到5%时,即进入了逻辑斯蒂期,当发病率超过95%时,即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15.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 重叠侵染和环境条件不适宜。 16.ID-DI曲线是以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所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 17. 潜育期是指从接种至显症的时间,而潜伏期则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孢子的时间。 18.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它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季节发展曲线、定量描述 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 及其影响因素。 19.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复利病害 ,积年流行病害也叫做单利病害。 21.表观侵染速率的计算方法有二点法、四点法、0.618法。 22.日传染率(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也称相对侵染概率,它是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斑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量的子代病斑,两者数量的比例。 24.指数期增长模型中,xo、r、t的含义分别为病害数量、病害指数增长速率和时间。 25.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B、r、t的含义分别为积分常数、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时间。 26.表观侵染速率包括初侵染和再侵染两个阶段的侵染速率。 27.分析基本侵染速率时不考虑已经表现病状但是没有产生孢子的病斑,而分析校正侵染速率时还需要考虑孢子已经释放完毕,没有传染作用的报废病斑。 28.依据病害在田间发展的阈值定律,当病害传染期(i)和病害日传染率(Rc)的关系为iRc>1 时,病害日趋严重;iRc=1 时,病害处于稳态流行;iRc<1 时病害则衰退。 29.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流行过程的一个侧面观,是以距离为量纲,研究病害梯度(x/d),传播距离以及病害分布问题。 30.病菌孢子的传播可能有三种去向:(i)飞散,主要指发散至冠层以上空气中的孢子,这部分孢子随气流到达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可构成对邻田或中、远距离的传播;(ii)释放在冠层内最终着落到附近植株感病部位,主要指水平方向的传播。(iii) 着落土壤表面或寄主的非感病部位(如叶部病害的传播体降落到穗或茎秆上),通常只有很少数的孢子对传播是有效的。 31.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 ① 点源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②线源③区源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 32.侵染梯度又称病害梯度或传播梯度,是传播发病后,发病率(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的下降的现象或状况。 33.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a菌源中心处的病情、di距离、b梯度系数的含义分别为、和。 34.病害传播剃度模型中a X1菌源中心处的病情、di 离菌源中心的距离,di>=0.1、b、n的含义分别为梯度系数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