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电信行业带来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信对电信行业带来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电信专家付亮:微信兴起后对运营商原有体系造成了影响,但运营商不应该向微信业务收取费用。从国际上多数情况来看,运营商对某个业务在流量费用里面额外增加附加费用的情况不多。对于占用了网络资源的这些业务,运营商可以采取限速或是限制带宽接入的方式使其符合需求,并和互联网企业一起探讨如何从技术上找到一个对用户有利的模式,从而双赢。

第三章

微信对传统电信行业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微信业务的发展是迅速的,继腾讯QQ之后,微信是又一款为智能手机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微信与您的好友进行网络对讲、文字聊天或发送图片消息,图片可以是通过手机拍照功能随拍,也可是您手机上已经存储的图片。微信已成为一款跨平台的通讯工具,支持单人、多人参与,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文字,非常的方便,目前微信用户已远远超过2亿。查看微信的发展历史,从免费移动短信开始,逐渐增加图片分享、语音对讲、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二维码、朋友圈等,真正引发运营商“警惕”的是增加的视频/语音通话功能。也正是从此之后,腾讯被业内冠以“第四大运营商”的名号。

面对竞争,运营商也随后推出了自己的类似业务,比如中国移动推出了“飞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分别将之前的“翼聊”和“沃友”进行功能升级。不过,面对腾讯微信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公众平台的建立,三大运营商自身类似业务迅速沦为“鸡肋”。伴随着微信等的快速崛起,运营商短信、彩信、语音等传统业务正面临巨大冲击。

第一节、对于短信和彩信冲击

据知名电信咨询公司O vum估算,由于免费通讯软件的普及,2012年全球电信运营商短信营收的损失将达230亿美元,2016年其损失更将增至540亿美元。

案例分析:微信拜年迅速兴起

对很多人来讲,接短信、发短信、删短信是春节假期最难以避免的三件事。短信群发,没准儿还是转发的,重复率太高,既无新意又无诚意,持续多年的短信拜年,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微信拜年迅速兴起,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蔡俊杰在除夕夜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将大学舍友们加入群中,大家用语音“群聊”,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能听到。我们周围同学中用微信的越来越多,用微信拜年能听到声音,既好玩又有诚意,还不需要花钱。

能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甚至还能视频聊天的微信,在用户体验上已远胜于传统的短信和彩信。事实上,上线刚满两年的微信,注册用户已超三亿人,若以用户数算,已超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成为中国“第二大运营商”。

相对于短信和彩信,微信有明显的资费优势:1M 流量可以发送约1000条

文字消息或15分钟语音,办理流量包月的用户往往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流量;另一方面,只需一个无线路由器便可将固网变成无线网,在无线网环境下使用微信,不走移动运营商的3G或2G流量,不需要向运营商额外交钱,使用微信发信息几乎是零成本。事实上,短信原本在资费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对比近年除夕短信、彩信数据,足以发现短信、彩信增长乏力的窘境:2月9日除夕全天,北京移动全天彩信业务量为1613 .26万条,较2012年除夕减少1%,比2011年除夕的2200万条下滑近27%;短信方面,2月9日全天北京移动短信业务量为8 .31亿条,较2012年除夕增长4 .27%,虽比2012年3.74%的同比增速略微增加,但与2011年12.86%的傲人增速相去甚远。从总量上看,2013年除夕,北京三大运营商合计发送短信11.6亿条,相对于2012年的近11亿条略有增长,但人均短信数已从42条降至36条。

第二节、语音业务冲击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认为,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微信等带来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

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微信的崛起,受冲击的不只是短信。

从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中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互联网应用对移动话音的替代效应呈现,移动本地及长途MOU(用户平均通话时长)均下降。

数据显示,13年前5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308.2万户,平均每月净增突破1000万户,总数达到11.65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156.9万户,接近去年全年净增量的70%,达到3.04亿户。不过,移动电话用户数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移动电话语音业务的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1858.7亿分钟,同比增长5.9%,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8%,仅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的一半。

固定电话业务受到冲击的现象更为明显。今年1月到5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了408.2万户,降至2.74亿户,占电话用户总数比重降至19.0%;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为1272.8亿分钟,同比下降16.9%。今年初,工信部曾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中指出,今年前3个月全国点对点短信发送量,一改以往持续上涨趋势,开始出现下滑,幅度达到10.6%。而本次的数据显示,3月份到5月份,传统通话时长也出现下滑趋势。传统的移动话音业务仍是移动运营商最

重要的业务,而在微信推出“实时对讲”功能后,话音业务这个运营商的“命根子”也再难独善其身。

据腾讯2012年公布的数字微信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000万,其中活跃用户2000万,到2013年底微信活跃数达到了3.55亿,到2014年据第三方估计微信用户数到达了6亿,国内用户5亿,海外用户1亿,图为活跃用户数量柱状图(变更前后)。

一开始对于用户来说,带有微信的手机就是一部“语音对讲机”,类似于手机QQ的文字沟通对短信的替代,所以很多用户选择了微信进行语音沟通,而语音沟通的微信也在相当程度上对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形成替代。而后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虽然以往大家对微信的印象就是对讲机,你说一句,传过去,对方说一句,再传过来,交流时总有迟滞,只能相当于语音短信,用户体验不高。但是“实时对讲”推出后,语音已经可以做到随时传递,虽然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说话,但用户体验已经进了一大步,与语音通话已经没有实质的区别。微信实际上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管道建立了自己的免费话音业务,这将对运营商传统的话音业务构成“致命冲击”。

对运营商而言,传统的移动话音业务可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项业务。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