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科教学计划

五年级 任课教师: 2016年2月 25日 教 学 内 容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3.浩气长存 4.烽火岁月 5.和平年代 6.做个胸卡送老人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8.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 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10.变幻的色彩 11.重复与渐变 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 13.生动的纸造型 14.别致的灯饰 15.博古架 16.我为奥运做贡献 17.群居动物模型 18.活动彩车模型 教 学 时 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教 学 进 度(起止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本学 期主 要任 务和 要求 (一)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 本册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教材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的重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点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本册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教材容。 难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学生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知识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现状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的分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析 2

1.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本学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期提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高教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学质量的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措施 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成群的动物》 本学期的研究专题

3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册美术教案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 一、 导入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 欣赏活动

1.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

A. 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 .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 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 活动三:体验与评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