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用插入法求等高距点

从最高点(或最低点)开始,向周围距离较短高差较大的点连线。用透明方格纸作高程差线网,按所规定的等高线距,用内插法求出钻孔连线间的等高距点。

图5—3 连绘三角网和等高线 图5—4 用高程差网求等高线点

用法如图32所示,2号孔层层面标高为65m,3号孔层面标高为82m,二者高差17m。按等高线间距为10m,应在两孔之间线段上求出70m和80m两高程点位置。将差线网盖在图上,使其某一基线与2号孔吻合,此基线即为65m,用大头针固定2号孔,转动高程差线网,使自基线起算与3号孔标高相等的网上的一条线与3号也重合,则等高差线网中相对应的70m和80m线与2—3连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等高线点。

5.绘等高线

以平滑曲线连各等高点即得出等高线图(图33)。连线时应从最高(或最低)线向外依次完成。绘等高线时要注意相邻等高线的形态与之协调,也要注意高程的突变,以免遗漏断层。

图5—5 褶皱形态在构造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根据构造等高线图可以认识和分析由目的层面的起伏形态所反映的构造特征。 1.构造类型 如图5—5从等高线圈闭形状和高程变化,直接地、定量地表现出背斜、向斜和一些褶皱形态变化的细节。若出现等高线的错开或重叠等异常现象则为断层(图5—6)。

2.构造的产状变化 等高线延伸方向表现岩层走向及其变化,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岩层倾角的陡缓,用作图法可在构造等高线图上求出层面各点的产状。用实线和虚线及二者的重叠表示出岩层产状正常和倒转(图5—7)。等高线沿轴向的疏密及高程变化,反映枢纽或脊(槽)线的纵向起伏变化。

3.构造组合 在较大区域的构造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到地下的褶皱及褶皱与断层的组合关系。在资料较丰富、编绘较精细的构造图上,还可以反映出次级构造形态。

图5—6 断层在构造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图5—7 倒转褶皱在构造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作业

1.编制凉风垭地区(附图6)中侏罗统介壳灰岩顶面构造等值线图。凉风垭地区由钻孔资料所得该灰岩顶面标高、钻孔地面高程和灰岩顶面的深度,列于下表中。

2.按以上说明,分析编绘出的构造等高线图上的构造形态。

凉风垭地区J2 介壳灰炭深度顶面标高数据表

钻孔号 深 度(m) 目的层标钻孔深 度 (m) 目的层 钻 孔 标高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80 195 235 305 249 210 170 190 200 170 190 233 70 80 60 40 100 70 70 100 6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7 223 220 220 200 240 205 196 207 178 198 195 70 60 70 90 100 70 95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20 200 207 175 155 215 200 248 264 270 185 80 80 70 90 70 62 56 50 56 号 目的层 深 度 高 号 标高(m)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