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企业全方位对标 - 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办法[批准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控股企业全方位对标 - 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办法[批准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企业管理 Q/BEH-205.04-11-2015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对标评价细则

D-1 生产管理与能效指标对标评价细则 D-1-1生产管理对标评价细则(火电、燃气部分)

序号 评价内容 分值 评价标准 1.1 规划与目标管理(3分) 有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实现经济、稳发、满发的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并认真实施。无规划、无目标本条不得分,有目标不明确扣本条的30%,措施不具体扣本条的40%,实施过程中无记录,无法核对扣本条的30%。 1.2 设备基础管理(5分) 设备分工明确,设备台帐记录准确,新增设备验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备异动后设备分工和相关资料的录入、更新工作。设备分工出现不一致、不明确、设备异动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备分工、台帐录入等每出现一项不合格扣本条的20%。 1.3 设备缺陷管理(5分) 建立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并严格执行;主、辅设备A、B类缺陷消缺率100%,主辅设备C1类缺陷有消缺技措计划;实行计算机闭环管理;消缺效果好,不发生重复缺陷。消缺完成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本条的备注 1 设备管理 20 20%,未实行计算机闭环管理扣本条的20%~40%,发生重复缺陷扣本条的30%~50%; 保证现场点检工作和设备点检数据的连续;进行劣化倾向分析;技术监督项目和数据纳入相关点检员的工作范围;节能、环保等指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对运行设备未进行现场点检,连续一周此条不得分,点检数据不完整扣本条的10%~60%;无劣化倾向分析此条不得分,分析记录短缺扣本条的10%~40%;未落实到各点检员此条不得分,未落实责任人此条不得分,存在一般问题,扣本条的10%~40%。 1.4 设备可靠性管理(7分) 1.4.1 建立可靠性管理标准,网络健全,专责人符合岗位规范要求。可靠性基础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定期有可靠性分析、可靠性专题报告。数据不完善,无可靠性分析、专题报告每项扣罚20%。 1.4.2 机组可靠性事件数据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和完善。非计划停运次数(以京能集团认定次数为准)<年度目标值。非计划停运次数超过年度目标值,本条不得分;可靠性数据上报错误一次10%。 2 运行管理(含两票三制) 2.1 运行管理标准(5分) 20 2.1.1 运行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工作标准和各专业技术标准应健全完善,并按规定进行修编、审核、公布、培训和考试;每缺一项扣罚10%; 2.1.2 各岗位工作人员配置齐全完备,并按规定进行上岗、转岗和重新14

企业管理 Q/BEH-205.04-11-2015

上岗前的培训和资质考评工作;每缺一项扣罚10%; 2.1.3 各项标准在部门和班组的落实过程中都有具体、可靠、方便执行的执行形式和实施细则;每缺一项扣罚10%; 2.1.4 各项标准都有明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体系(如考勤、安全、调度、应急、节能、培训、技术监督等),组织纪律和调度纪律严明,并有相应奖惩办法,奖惩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公布并在绩效管理中有体现和落实。每缺一项扣罚10%。 2.1.5 采取六值方式倒班,如未采取,扣罚本项目30%。 2.2 两票三制(5分) 2.2.1 两票三制的现场执行文件如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记录、巡检表单、定期工作台账的配置、公布和保存科学、齐全、规范,文件标准化库建设完善、信息化程度高,能够全面准确反应相关标准的工作程序、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和岗位职责,便于相关组织体系中岗位人员准确履行职责;每缺一项扣罚20%; 2.2.2 执行两票三制的工器具配置完备,如操作工具、巡检仪器、测量仪器、通讯设备、钥匙、印章、模拟演练程序、现场监控摄像装置以及指示、警告标志等得到正确使用;每缺一项扣罚10%; 2.2.3 运行管理部门设立有“两票三制”动态检查管理台账,每日的记录都对两票三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评,奖惩情况在绩效管理中有体现和落实;动态检查管理台账记录的信息得到广泛公布,发现的违章现象能够得到及时纠正,相关人员能够举一反三得到教育和指导,违章现象没有多次重复发生;每缺一项扣罚20%; 2.2.4 运行班组在交接班会议记录中有对本工作日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制订了改进措施;每缺一项扣罚20%; 2.2.5 相关人员明确掌握和记录设备状态、设备缺陷、保护投退、检修交代和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等内容,并针对相关设备特殊信息,在“两票三制”执行过程采取应对措施。每缺一项扣罚20%; 2.2.6 未发生工作票、操作票执行错误情况,未发生巡检不到位情况,未发生交接班交接不清楚情况,未发生定期轮换、检查、试验不到位情况,有备用的并列设备运行时间基本一致,备用状态良好。每缺一项扣罚20%; 2.2.7 为更好地执行“两票三制”、提高工作质量,相关运行分析、岗位分析、专题分析工作开展深入有效,针对性强,有现象分析、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每缺一项扣罚20%。 2.3 事故预防及应对(5分) 2.3.1 运行现场配置有公司、部门事故应急方案,各级岗位人员掌握事故类型辨识和判断、事故的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信息报送以及善后方法等内容,公司或部门按规定进行演练;每缺一项扣罚20%; 2.3.2 班组有事故预想措施,并经常进行日常演练和班中演练;每缺一项扣罚20%; 2.3.3 各级岗位人员掌握本岗位设备紧停规定并能正确判断、执行和汇报记录;每缺一项扣罚20%; 15

企业管理 Q/BEH-205.04-11-2015

2.3.4 各级岗位人员掌握消防、触电、中毒、烫伤等急救设施的使用方法;每缺一项扣罚20%; 2.3.5 有重大操作升级监护记录台账,各岗位人员能够按规定监护到位;每缺一项扣罚20%; 2.3.6 各安全设备设施如安全阀、事故排放阀、紧停按钮、警示牌、应急设施设备以及监控、报警、保护、闭锁装置和逻辑的校验、试验和投退操作,按规定执行相关审批和公布程序,安全装置退出使用时,必须有后备手段和应对措施。每缺一项扣罚20%。 2.4 小指标管理(5分) 2.4.1 优化机组小指标运行, 科学制定运行不同工况下的指标调整措施;每缺一项扣罚20%;措施不科学合理,每项扣罚10%。 2.4.2 运行管理部门有经济指标考核管理办法或小指标竞赛办法,明确规定各运行经济指标的调整目标值和考核办法,奖惩情况在绩效管理中有体现和落实;每缺一项扣罚20%, 2.4.3 运行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记录科学准确并能及时予以公布。每缺一项扣罚20%~40%。 3.1 检修管理体系与标准(1分) 3.1.1 检修管理体系、标准健全(管理、工作、技术等),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新型模式电厂推行点检定修管理,建立检修标准档案,检修管理体系、标准不健全扣本条的50%~100%;未按规定审批,扣本条50%;执行不到位扣本条的50%;新型模式电厂未推行点检定修管理扣本条的50%,效果不好酌情扣本条的30%~50%, 3.1.2 企业应合理配置点检人员;点检员岗位应实行A/B角制,各岗位应有明确的职责,并认真落实;点检员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低于企业人事部定员标准一人扣本条的10%,扣完为止未落实岗位职责,查出问题扣本条的10%~40%;无绩效考核此条不得分,考核不合理扣本条的10%~50%。 3.2 承包商管理(2分) 制定外包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对外包大修工程应执行招议标管理,3 检修管理 15 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实行全过程监控;不发生未签订合同、未进行安全培训和未进行开工审批而先开工的现象。未制定外包工程管理标准、单价超过10万元以上项目未组织招议标本条不得分;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监控过程发现问题扣本条的10%~30%;发现未签订合同先开工的现象扣本条的20%~50%。 3.3 检修安全管理(2分) 3.3.1 不发生因工作票、检修作业指导书问题而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每发现一处扣本条50%。 3.3.2 各项目安全措施完善,安全措施内容完整。内容不完整扣罚本条50%。 3.4 检修过程控制(3分) 3.4.1 检修计划完善,检修目标、进度、材料、人工和费用安排合理。每发现一处不符合项扣本条20%。 3.4.2 检修策划、实施、监督、试验和验收按规定进行,涉及技改、专16

企业管理 Q/BEH-205.04-11-2015

修的还需成立专门检修组织机构和工作联系方式,并进行可研审查和总结评价,确保检修过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生产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控制。每发现一处不符合扣本条20%。 3.4.3 检修过程的执行文件如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开工审批、工作票许可、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重大节点监控、原始数据记录表、试运联系单、验收文件、放行批准单或返工通知单和工作联系单等齐全准确,能够准确反应和记录检修过程管理程序和技术工艺实施情况,检修过程能通过检修日报、违章曝光等形式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各类违章现象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和制止。每发现一处不符合扣本条20%。 3.4.4 检修现场与运行系统以及其它作业现场有明确的隔离措施和标示方式,相关工器具、备品备件、施工产生物品、隔离设施和警示标示安置地点按规范设置。每发现一处不符合扣本条20%。 3.4.5 对重复缺陷和疑难问题应召开专题分析会解决。每发现一处未进行扣本条20%。 3.5 检修物资管理(2分) 编制定修计划,定修应进行实际记录和分析,无计划、记录或分析此条不得分,缺项扣本条的10%~40%。 3.6 检修费用管理(3分) 检修费用控制在计划内,如费用超支,本条不得分。 3.7 效果评价(2分) 3.7.1 设备检修应开展修前、修后评价,修后经济技术指标要优于修前,机组检修后机组连续180天无非计划停,主要辅机及公用系统不影响全厂综合出力,设备检修后的经济技术指标要优于修前,否则每项扣本条的20%。机组大修未达全优,每台次扣50%;未开展修前、修后评价扣本条的30%~50%机组;机组检修后未实行连续180天无故障停机,每减少5天扣10%,修后影响出力每次扣本条的20%。 3.7.2 修后设备技术资料及时归档,30天内完成设备管理软件更新,修后技术资料未及时归档扣本条的10%~30%;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备更新录入扣本条的10%~50%。 4.1 技术监督体系健全(5分) 4.1.1 技术监督组织体系健全,监督项目覆盖齐全。不符合要求, 每项扣10%;技术监督网络未建立或修订不及时,扣30%。 4.1.2 各级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职责不明确扣10%,未实际履行职责扣30%~50%。 4.1.3 技术监督体系运转良好,未按技术监督工作制度及细则规定开展4 技术监督管理 20 工作,每次扣10%。 4.1.4 技术监督标准、制度、细则齐全,包括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所属区域技术监督工作标准、制度;企业技术监督工作制度及实施细则;技术标准、规程。每缺一项,扣罚5%。 4.1.5 建立健全技术监督主要设备档案及技术档案,未建立扣30%,不健全扣10-20%。 4.1.6 建立健全技术监督主要设备缺陷档案,未建立扣30%,不健全扣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