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里水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业126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3家,形成了以家用电器、五金机械、医药化工、汽车配件、鞋袜纺织服装、木制品及家具等六大行业为主体的主导产业,6大产业累计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21亿元。“工业进园”已初具规模,和桂工业园实现了工业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和污染集中控制。

1.1.3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里水镇第三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近几年来以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增长最为迅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改善。 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一批物流企业相继落户。专业化市场和商务酒店也发展迅猛,钢材、模具等专业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零售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都市型生产服务业初具雏形,开始起步。“十一五”以来里水经济增长从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逐步转变为由第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亿元、142.8亿元、63亿元,三大产业的比例变为2:68:30,产业结构比例得到明显优化。

1.1.4 区位优势逐步增强

里水地理位臵优越。佛山一环、佛山一环北延线、珠二环、广佛高速、桂和公路在里水镇内形成“日”字型陆路交通网络,构成发达的交通路网,距机场、佛山中心组团、广州中心城区都只有20余公里,位于广州西联、佛山北拓的交汇处,广佛两地优势资源均可利用,使里水成为广佛同城最大受惠者之一,成为南海区东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基本建立起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网络。

1.1.5 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五”期间,里水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民生工程、社会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体等方面都获得长足发展,一个健康、和谐的宜工、宜商、宜居的生态新城初步显现。预计2010年全镇可支配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7.5%;税

5

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3138元,同比增长10%;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1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5亿元,同比增长11.1%。

1.2主要弱点

1.2.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里水第三产业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明显落后于里水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和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比重过大,“智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相对制造业则显得更加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过低,物流、会展、金融、设计、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服务支撑能力不强,服务业缺乏品牌,小、散、弱,层次低;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会展旅游、现代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小,发展不足,明显滞后。

1.2.2 城镇化基础薄弱

与珠三角其他城镇一样,由于是村村点火的工业化,里水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现象较为突出。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形象不够亮丽,不够档次。从建筑形态、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商业氛围等方面,城市氛围和城市品位有待大幅度提升,与里水自身的经济总量和近在咫尺的广佛中心城区形象不甚匹配。

1.2.3 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上去了,但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这是当前珠三角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里水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阶段,但城镇化率、城乡结构、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治安、社区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仍不协调,有待提升,存在改善的空间。一些社会管理如公共交通管理、社区管理、环境治理等也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

6

展的需求。

1.2.4 资源产出效率不高

发展资源错配,村组租赁经济兴盛,总体规划欠缺,“二八现象”突出,占有80%资源的企业利税贡献不到20%,一些企业能耗较高、污染较大、占地较多、产值却比较低、利税贡献率也不高;新企业和优质企业扩展受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用地紧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1.2.5 整体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整体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较为短缺,里水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各种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较为缺乏,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城乡间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整体素质差异过大的现象突出,需要加快提升整体人力资源质量。

2.发展环境

2.1国内外大环境

从国际经济来看,经济危机仍在继续,全球正在遭受新一轮通货膨胀;国际产业转移还在继续,国际经济中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环保产业迅速壮大。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V形向U形转型阶段,即将到来U形,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促改革、保民生,企业转型更为紧迫。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经济增长由此进入下行调整区间,包括体制转轨带来的资源配臵效应、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传统经济增长支撑点逐渐衰弱。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次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可能转向消费率提升、城市化加速、服务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深化,以及社会改革和整体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带来的资源配臵效率提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

7

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国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大势所趋。

国家、广东省的政策导向为里水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划,是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自主创新,要求东部地区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些为里水在更高的层次实现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2广佛都市圈环境

广佛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区,国际性金融、贸易、会展、交通、科技、文化中心。在广佛同城规划中,里水属于广佛核心提升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适度发展区、限制开发区规划中的重点拓展区,规划未来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要成为广佛都市圈内的重要增长极。当前,佛山正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

2.3南海区环境

里水作为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城镇的规划已定,与广州的石楼镇、新塘镇、九龙镇、江高镇、狮岭镇、鏊头镇、太平镇、炭步镇、街口、荔城和佛山的九江、龙江、西樵、大沥等一起被圈定为“重点城镇或簇群”。里水将来会发展成为城市形态接近欧美的大都市郊区形态区域,其形态不同于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也不同于拥有高楼密集的城市形态。在南海区规划中,里水位于南海规划的南北产业发展带上,属于南海要重点发展家电、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光源、环保、高端陶瓷和纺织、创意设计、会展、物流及专业市场等产业的地区,规划目标是逐步打造成为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产业带。里水面临区位竞争的优势受到挑战。来自珠三角其他镇区的竞争压力增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