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值观以及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目标的统整,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

4.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重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必须在新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指导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劳动与技术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建构体现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

5.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

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寻找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现实生活有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程资源,并通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成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可感的、易于操作的,同时又是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体味、设计、操作、评价、再创和交流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活动,所使用的材料又具有简洁、轻便、易于采集、成本低廉、便于重复使用,安全系数较高,同时又有利于班级授课制中的课堂集体教学等特点;这些内容既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向可能生活。

6.劳动与技术课程应该在综合的视野中进行。

劳动与技术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必须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努力使相关的学习科目(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互相联系,统一于劳动与技术的活动过程中。加强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内各科目、各项目、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统整,构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符合技术特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体系,同时注意中小学及各年龄段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形成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各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序列。

7.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

评价的对象、方式、过程、手段都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和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情感。应以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基础,技术操作与技术设计为重点,实行中小学劳动与技术的考核与合格证书制度。合格证书应成为学生毕业、就业、招工、升学的基本依据。

8.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实施中的校内沟通和在基地、政策上的外部衔接。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劳动与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内在联系,探索综合实践框架下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方式和多种相关课程的统整形式。同时,努力探索教育领域内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各类生产部门、经济部门的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技术相通、政策相应的内外衔接机制。

三 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养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步掌握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所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认识、技术思维、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有关技术、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奠定初步的基础。

初步具有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审美意识、伦理意识、效益意识、环保意识、职业与创业意识,以及关心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二)分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四个部分。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具有勤俭节约、认真负责、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团结协作的品质。 -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具有从事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意志。 -了解技术与环境、技术与生态学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初步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心理、法律的意识。

-初步具有关心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初步具有服务社会、推进技术和经济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知识与技能

-学会自我服务劳动、社区劳动和公益劳动。

-了解基本的家庭营养、卫生知识,学会简单的烹饪技术。

-学会使用家庭常用工具、器具和设备,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加工工具的使用技能。

-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加工材料,知道其性能和用途。

-掌握一种传统工艺或它的基本流程(如泥塑、陶艺、纸工、编织、印章、刺绣等)。 -掌握一门通用的工业生产技术(如纺织品加工、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等)或典型的农业生产技术(蔬菜栽培、食用菌、树木栽培、养殖、农机具的使用与保养等)。

-了解本地区经济形势、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劳动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 -了解典型职业的基本运作规律、典型工作岗位的基本特征和具体要求。 -学会正确分析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学会填写升学志愿,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

6

3.过程与方法

-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像能力。 -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掌握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的能力。

-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具有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4.行为与习惯

-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具有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具有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

-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具有自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习惯。 -初步具有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 课程内容

(一)内容的结构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劳动、家政、技术和职业准备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学段分化,在劳动方面,3~6年级主要是自我服务和简单的公益劳动,7~9年级主要是公益劳动;在家政方面,3~6年级为家政常识,7~9年级为家政综合;在技术方面,3~6年级为“技术基础”,7~9年级为“技术初步”;在职业准备方面,3~6年级为“职业了解”,7~9年级为“职业引导”。

3~6年级劳动与技术项目 项 目 年级 家 政 3 4 5 手缝、洗涤 烹饪、编织 纸工 纸工、泥塑 手工(可选用木、塑料、金属、织物等材料) 技术初步 两类中各选一个项目 两类中各选一个项目 说 明 7

6 家用电器、、种植 手工(可选用木、塑料、金属、织物以及电子器件等材料) 两类中各选一个项目 7~9年级劳动与技术项目 项 目 年级 家 政 7 布制品设计与制作(布艺)、营养与烹饪 技术基础 工艺制作、养殖 金属制品的制作(金工)、木制品设8 计与制作(木工)、食用菌、园艺、任选两个项目 蔬菜、农作物 上 9 下 职业指导 电子电工、现代办公技术 任选一个项目 两类中各选一个项目 说 明 (二)内容的选择

所安排的内容兼具基础性和拓展性。基础性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础,

是完成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现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和方向性。拓展性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同时对实施条件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是为部分地区、学校和学生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达到较高要求而提供的参考内容。

各地区、各学校在选择项目时,既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也应考虑到学生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特长和个别差异在一定基础上进行选择,学校应当为此积极创造条件。

五 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是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应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教师应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应深刻把握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应认真调查和研究当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有益资源,以实现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进行自主的探究。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们在学习上的要求,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欢乐与幸福。

3.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完整学习包括知识、技能、方法、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