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史记》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朝代)夏阳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史记》原名《_____》或《______》,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裁)。《史记》包括十二本纪、____、_____、三十世家、____,共______篇,五十二万多字。鲁迅赞为“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请以“你的行为让我佩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以情动人;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D 5.C 二、名句默写

6.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险躁则不能治性③故园东望路漫漫④往来无白丁⑤常记溪亭日暮⑥欣然起行(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三、字词书写

7. duó chì lì zhì jīn 燥 嘘 镭 荧 猝 骤 四、诗歌鉴赏

8.1)草、木、花、鸟。

2)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 吴均; 南朝梁。

2) 高远; “反”同“返”,往返。

3) 第一段写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时,快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欣向荣,天籁动听,光景多变。 4) 是侧面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5) 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10.1)(1)同“缺”,缺失 (2)即使 (3) 妻子和孩子 (4)曾经 2)B

3)(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到半山腰了。 4)答到“锲而不舍的精神”或“顽强的意志”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11.1)用最精练的文字交代了最重要的事件,用优美的语言奠定了悲凉肃穆的气氛。

2)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悲伤气氛,让读者看到人们对死者的尊敬和深厚感情。呼应了标题。 3)作者视角开阔,想到的不仅是美国死去的士兵,还有其他国家许许多多死去的士兵,这就使整篇文章始终都洋溢着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珍惜生命的基调,在哀悼死者的同时,也抒发了对战争的憎恨。 4)第12段引用了战士诗人的诗,诗意与战争、死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对烈士的缅怀。第13段呼应开头,“回家”“长眠”再次强调了举国的哀思。

5)因为这个无名战士的灵魂已融入了美利坚精神;他为了自由、和平而牺牲;他代表了美国及全世界为自由、和平而战的人民。

12.1)象征了“我”的父亲,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农民,象征了博大宽容。 2)示例: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③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3)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精神贫困。 4)示例:朴素平实的语言风格,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 七、语言表达

13. (1)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 (2)《太史公传》 或《太史公书》 ,纪传体通史十表 、八书 、七十列传 ,一百三十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八、作文 14.范文: 你的行为让我佩服

当我走在干净的小院里,踏上清洁的马路时,总会想起那穿着普通衣衫的清洁管理员的形象,是他们将我们身边的灰尘一扫而光;是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无论大雨后,还是雪花飞扬的时候,我们都能看见他们那朴实的身影。他们这种奉献,替人着想的品质令我佩服。更可贵的是他们在春节时,仍然努力地工作。

记得去年春节,天气很冷。我和爸爸下楼放鞭炮,刚下楼便看见了满地的爆竹纸,像红地毯一样铺满了整个街道,“轰轰”声也是一下接着一下。声音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落下了帷幕。邻居们一个个都回家了。我们趁着人少了的时候,准备开始放炮,这时已将近1点左右,我的眼前突然闪起了一个人影,但并没有在意,而是沉醉在放鞭炮的喜悦中。当我们高高兴兴地放完炮,准备回家睡觉时,发现那个人仍站在原地。再仔细看,原来是一位清洁员爷爷!

他大约50岁,身材有些矮小,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身穿一套灰色衣裤和一双旧雨鞋,在黑漆漆的夜里并不起眼。只见他手里握着扫帚,将每块“红地毯”都清扫的很干净。偶尔他还会用随身携带的一瓶水浇灭有些火星的鞭炮纸,然后再继续清理。

此时夜已经深了,整个城市都已沉睡,可他却仍在认真地清扫着地上的东西。他有时弯下腰去捡拾废炮筒,放到袋子里;有时拿起扫帚,将纸屑一点不留地扫到铁盒子里;有时又将扫帚深入角落里,蹲下身子,前倾着掏出角落里的垃圾……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带着期盼的心情一觉睡到了初一的早晨,我起床后,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床上跳下来,跑向阳台,往外一看。呦,那大大的“红地毯”被扫走了,街上依旧是那样的干净整洁。真不知老爷爷是何时才回去休息的,我的眼前浮现出他除夕之夜辛勤扫街道的情景。

就这样,今年的除夕之夜在举国欢腾的气氛与回味中过去了。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清洁工老爷爷,他那不辞辛劳,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为大家清扫一条条街道的的行为让我佩服!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卸.xiè 踌躇.chú 狼藉.jí 游逛.guàng B.开垦强jué 秀颀.kěn 倦怠.dài 倔..qí C.洗涤毛róng 濒临pīn .dí 牛犊.dú 茸..D.篱笆lí 吆喝yāo 苔痕tái 鲜腴....yú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二章)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二章)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C.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唉,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

D.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周亚夫军细柳》) 居住没有地方,文帝来到,也无法进入(军营)。文帝派驻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是科学家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地工作的结晶。 ....B.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C.蚕上山后,日夜不辍劳作,最后结成了一个个茧子。 ....

D.为了瘦身,李婷婷节衣缩食,结果在上午第一节课时就昏倒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二、名句默写

6.经典诗文默写 (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2)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6)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人的词语。

(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 zǔ è(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 jū gōng( )。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

(4)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 )。 四、诗歌鉴赏

8.阅读《黄鹤楼》,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赏析颈联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 .(2)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 .(3)经纶世务者(_______) ..(4)在昼犹昏(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三峡 》回答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