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生物一模试题(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生物一模试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生命科学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 2014.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全部由机器阅卷。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 ③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 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⑤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细胞学说 ⑥克隆羊“多利”诞生 ⑦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⑧人类成功分离胚胎干细胞 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A.①③⑤⑦⑨⑧⑥④② B.③⑤⑦⑨②④⑥⑧① C.③⑤⑦⑨①⑧④②⑥ D.③⑤⑨⑦①④⑥⑧② 2.人体自身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是( )

A.维生素B1 B.胰岛素 C.糖原 D.核酸 3.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4.右图为紫色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的一个现象。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结构d呈紫色,现阶段的颜色比正常状态时的颜色深 ②结构b中的浓度一定比c中浓度高

③观察结构a的存在必须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 ④质壁分离时结构d失水量小于结构b的失水量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A链 5.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 细胞膜表面 受体结合部位 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

B1链 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

B2链 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胶原结 合位点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神经轴突表面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受体结合部位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红细胞表面含有大量层粘连蛋白

D.该物质的合成除核糖体外还需其它细胞器

能量 X 6.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右图。式中X代表( ) 酶 A.H2O B.H+ C.P D.Pi

ATP ADP 侧:加葡萄糖 B侧:加麦芽糖 A7.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

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①加酶前A侧上升 ②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 ③加酶后B侧上升 ④加酶后B侧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病毒为DNA病毒,动物病毒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B.病毒的衣壳决定了病毒抗原特异性 C.病毒一般要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D.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9.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甲藻 B.衣藻 C.颤藻 D.硅藻

10.下图表示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肌糖原 丙氨酸 A.人体内丙氨酸只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 CO ③ ⑤ ① ② B.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①②⑧等过程的进行 葡萄糖 丙酮酸 C.②过程所产生的ATP数量远远多于①过程生成的ATP⑥ ⑧ ADP ATP ④ ADP ATP 水 ⑦ 肝糖原 乳酸 数量

D.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达到肝脏,在肝脏内转变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11.下列不属于中耳功能的是( )

A.平衡鼓膜两侧的压力 B.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 C.把振动传送到内耳 D.扩大振动幅度

12.右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及发生在其中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葡萄糖 A.该细胞不可能是肝脏细胞

B.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可以由乳糜微粒携带而来 甘油、脂肪酸 C.细胞中的葡萄糖可来自于小肠的吸收

甘油三酯 D.该细胞质膜存在胰高血糖素受体

13.寒冷时,人体产生的自主性体温调节反应不包括( ) A.寒战 B.皮肤血流量减少 C.拱肩缩背,蜷曲身体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14.右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 B.冲动会达到脑部

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

寒冷 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

下丘脑 15.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① A.在寒冷环境中,激素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

垂体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② ③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甲状腺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16.下列现象中会造成血压升高的是( ) A.血管弹性增强 B.血管管径变小 C.心跳速率降低 D.血液总量降低

17.若将某植物的顶芽去除,研究该植株的主根生长情况, +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 实验结果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去顶芽植株 2正常植株 0 5 10 15 20 主根长度/mm A.顶芽与主根的生长无关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去顶芽植株的根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18.右图表示赤霉素与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直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赤霉素的作用是间接的,依赖于生长素

B.赤霉素促进①过程,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C.赤霉素调节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D.生长素易被氧化酶破坏,影响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19.观察牛蛙脊髓反射现象的实验中,破坏左右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中的某两处,再刺激右后肢,结果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不收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右后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结构均被破坏 B.左后肢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结构均完整 C.若刺激左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 D.右后肢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结构均完整

20.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白眼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与其它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

21.下列关于自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人体细胞外液的酸碱度通常接近中性 C.不感觉失水能保持体温不致升高

D.人体体温持续38.5℃时,说明其产热大于散热

22.某种蛙的眼色有蓝眼(A_B_),绿眼(A_bb、aabb),紫眼(aaB_)三种,两对基

因自由组合,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交配,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蓝眼蛙和绿眼蛙的比例为( )

A.1:l B.3:2 C.9:7 D.3:1

23.某种二倍体动物的血型基因分别有K、K、K、k,则这类动物的血型表现型与基因型种类数依次是 ( )

A.4种与7种 B.6种与10种 C.7种与10种 D.8种与9种

A

B

E

24.在某反应体系中,用固定序列的核苷酸聚合物(mRNA)进行多肽的合成,实验的情

况及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重复的mRNA序列 实验一 实验二 (UUC)n,即UUCUUC…… 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 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UUAC)n,即UUACUUAC……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A.上述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细胞提取液,但必须除去其中的DNA和mRNA

B.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UUC、UCU、CUU 和UUA、UAC、ACU、CUU C.通过实验二的结果推测: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D.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能够推测出UUC为亮氨酸的密码子

25.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其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26.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

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不可能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27.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8.某女患有

家系成员 患病 父亲 √ 母亲 √ 弟弟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 √ 舅母 √ 舅舅家表弟 √ 某种单基是与该女属患病情

因遗传病,下表 √ √ 正常 有关的部分亲 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显性遗传 B.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

C.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D.其弟弟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l

29.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据此分析,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 1 或 2 上的基因 b 突变为 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 3 与 4 自由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