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 (全文)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肖黎明 法治周末报社社长、总编辑兼《法人》杂志总编辑 杨亮庆 中国青年报社法治社会部负责人

成 员 王林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阮加文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执行总编辑 郑 飞 法治周末报社副总编辑

吕 斌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编辑部主任 孙继斌 法治周末报社总编辑助理

马 丽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总编辑助理 王俊秀 中国青年报社中青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

报告撰写人

主 笔 王林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参与人 吕 斌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编辑部主任 肖 岳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编辑 宋学鹏 法治周末报社文化新闻部主任

终 校 肖黎明 法治周末报社社长、总编辑兼《法人》杂志总编辑 杨亮庆 中国青年报社法治社会部负责人

《法人》杂志简介

《法人》杂志创刊于2004年1月,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社主办。它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财经法律类高端新闻杂志,在财经界、法律界以及传播领域均有着较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法人》杂志定位为“一份企业管理的法律方案”,紧密关注企业的法治生存环境与权益保障,作为面向广大工商企业高管的一本“法务决策参考”,起到了连接高端法律职业群体与企业法务需求的桥梁作用。从2009年起,《法人》杂志连续六年推出“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2011年11月、2013年1月,2014年1月,《法人》杂志先后主办了三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搭建公司法务、政府界与律师界、实务界的学术交流平台,赢得了公司法务界和律师界的广泛好评。

《法人》杂志发行覆盖广,在北京、上海、深圳的5000多家高级酒店、宾馆、写字楼有渠道展示,北大EMB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每期定向赠阅。2009年起,《法人》杂志成为中国移动积分换礼刊物。从2007年开始,《法人》杂志已经连续6年作为全国“两会”上会报刊,在“两会”召开期间直接赠阅6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目前,《法人》杂志与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全国律协、北京仲裁委、北京律协、深圳律协等机构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法人》杂志在2010年2月创办了《公司法务》子刊,这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中国公司法务职业群体发展的中英双语高端双月刊杂志,关注公司法务领域的重大趋势、热门议题、

实务探究以及公司法务职业群体的成长,提供一份企业管理的法律方案。 《法人》杂志旗下主要品牌包括:《法人》杂志、《公司法务》子刊、《互联网政策参考》子刊、《深圳律师》子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中国知名律所公关经理人沙龙等。

《法治周末》简介

《法治周末》是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法制日报》主办,面向全国市场公开发行的具有鲜明法治特色的中央级主流政经周报。以“法治影响中国”为办报理念。以法治精神来推动未来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法治周末》服务于有品位的中国精英阶层以及关心法治的各界人士,因为他们不仅高度关注社会热点,而且有着独立理性的判断,他们是具有社会会影响力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法治周末》高举法治和人文旗帜,关注、记录中国法治进程,揭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革的制度性问题。以法治的独特视角,独立的立场和理性的判断,宣扬一切旨在推动中国进步的思想,传播民主与法治的价值观。以独到的新闻视角、趣味的表现手法,深刻揭示事实真相,影响主流人群。以严肃大气的版式,独立深入的报道,权威前瞻的评述,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资源和深度的报道。

《法治周末》现有包括核心、时政、调查、时评、经济、互联网、人物、海外、文化、专栏等共计24版。

《法治周末》致力于成为中国法治政经新闻领域里最权威的主流媒体。

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简介

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隶属于中国青年报社,拥有国内唯一一家由资深媒体人组成的舆情分析师团队,善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舆情危机。其全面、及时、准确的舆情报告,多次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监测技术方面,中青舆情监测室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拥有6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6项软件著作权,为监测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处置方面,中青舆情监测室的分析师团队全部由《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组成,熟悉新闻媒体及网络传媒运作,能够深度解读、分析、预判舆情事件从萌芽到发生、发展,直至形成全国舆论热点的全过程。拥有国内外强大信息库,首屈一指的信息资源,为决策提供支持。

一、报告初衷

通过对2014年度媒体关注的企业家犯罪案例的统计分析,客观反映2014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的基本现状,并与2013年度企业家犯罪状况进行比较,揭示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生存的法律风险,对未来3-5年的企业家涉罪情况进行预测,为有效预防企业家犯罪和促进企业及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提供决策参考和研究素材。 二、报告案例来源与收集原则

案例为课题组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法院网、正义网、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大众网络媒体上公开报道的企业家犯罪信息中收集整理而成。鉴于法院司法习惯是将前一年度的12月25日作为当年的结案时间,12月26日作为次年的开始,故案件收集的时间跨度为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25日期间,总共426起案例基本

上涵盖了本年度公共媒体报道过的企业家犯罪案件,其中主要的数据来源系中国法院网发布的刑事案例,来源真实、客观。

在426起案例中,326件案件皆为真名报道,有100例案件(占全部案件的23%)在报道过程中使用了化名或未使用全名,企业家犯罪案件实名报道数量增多,与党中央打击贪腐透明化政策紧密相关;从发案地域分布地看,共涉及29个省和直辖市,并有5例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1例、以及海外市场1例(澳大利亚)。

凡是能确认实际发生并能够反映出基本统计信息的案例一律收集,但以下四种媒体案例不在收集之列:(1)依托不具有合法企业资质实体所实施的犯罪案例;(2)难以反映出相应统计特征的媒体案例;(3)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犯罪案例;(4)个体工商户等非现代企业实施的犯罪案例。

三、报告的统计指标

为了准确揭示媒体案例的统计特征,课题组延续了2013年年度报告的统计方式,并对2013年报告中未能体现企业家犯罪情况的指标进行了删减,从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两方面,共设定了17项测量指标。其中,企业家犯罪测量指标10项,企业家犯罪人测量指标7项。 10项企业家犯罪指标是:企业性质、发案地域、案发领域、案发原因、犯罪方式、涉案罪名、罪名数量、罪名结构、共犯关系、处罚方式

7项企业家犯罪人指标是:企业家年龄分布、企业职务、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情况、涉案人数、共犯比例、共犯人际关系以及年终状态。

根据这上述17项指标对案例逐个进行解析,将426个案例进行汇总,建立了“2014年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数据库”。 四、报告的基本结构

本报告除前言外,共分七部分: 第一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概况 第二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特点

第三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的“十大案例”

第四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的“十大罪名”与“五大风险点” 第五部分 企业家犯罪原因透视

第六部分 2014年度企业家犯罪所涉行业风险指数 第七部分 未来3-5年企业家犯罪态势分析 五、报告术语及其相关说明

1、本报告中的“企业家”,指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具体包括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以及财务总监等企业高管。其中企业的范围虽未限定经营规模,但个体工商户由于经营模式的简单化、主体的单一化,更加趋近于自然人犯罪,故未纳入统计范畴。 2、本报告中的“犯罪”取其广义,在刑法评价意义上包括“罪名认定成立”和“罪名认定尚待确定”两种情形,但在具体案例中则明确区分“犯罪”与“涉嫌犯罪”。

3、本报告中的“企业家犯罪”,是指企业家实施的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犯罪,不包括企业家实施的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犯罪。 目录

第一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概况 一、涉案企业概况 5

(一)涉案企业性质、规模及地域分布 5

(二)涉案国企案发环节与案发原因 6 (三)涉案民企的案发环节与案发原因 6 二、涉案企业家概况 7 (一)涉案企业家年龄 7

(二)涉案企业家的身份与职务 7 (三)涉案人数与共犯关系 8 三、涉案企业家犯罪概况 8 (一)涉案罪名与罪名结构 9 (二)企业家涉案的年终状态 10 (三)企业家犯罪人年终处罚状况 11 第二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五大特点

一、国企贪腐案件总数量以及占企业家犯罪案件比例再创新高 12 二、金融领域企业家犯罪高发、频发 12 三、企业家犯罪行为呈现非典型化特征 13

四、企业家犯罪案件受社会政策、刑事政策影响较大 13 五、政商勾结、群体腐败现象严重 14

第三部分 企业家犯罪十大罪名和五大风险点 一、企业家犯罪十大罪名 15

二、企业家犯罪五大风险点 16 第四部分 2014年度十大经典案例 一、十大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例 18 二、十大民企企业家犯罪案例 22 第五部分 企业家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不公平竞争环境下的寻租现象 27 二、政策因素:经济政策导向不明、企业盲目扩张 28

三、内部因素: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企业家权责不对等 28 四、个体因素:企业家角色、价值观的错位与侥幸心理 30

五、文化因素:商业伦理、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及传统礼仪的异化 30 六、突出诱因:民营企业之殇——贿赂与融资犯罪 31 第六部分 2014年度企业家犯罪所涉行业风险指数 一、金融行业 32 二、制造业 33 三、房地产行业 33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行业案件 34 第七部分 未来3-5年企业家犯罪趋势预测

一、金融领域企业家犯罪仍将出现高发、频发的态势 35 二、企业家犯罪主体呈现出个体化向集团化蔓延的趋势 35

三、企业家犯罪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企业家犯罪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四、企业家犯罪的结构和类型深受新型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的影响 36 五、企业家的历史腐败行为将面临“秋后算账” 36

第一部分 2014年企业家犯罪概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