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考试资料初步整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植物学考试资料初步整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 种子于幼苗

(一)种子结构

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珠经过受精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其基本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

种皮:一般坚韧,为种子的保护层;其上常可见到种脐和种孔。禾本科植物的种皮与果

皮愈合,不易分开。

—胚芽:一般为生长点与幼叶构成,(有些植物无幼叶)。禾本科植物的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围着。

胚 —胚轴:是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轴(包括上胚轴和下胚轴)。 —胚根:由生长点与根冠所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面有胚根鞘。

—子叶:双子叶植物的胚有子叶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只有一片子叶。

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禾本科植物的胚乳分为糊粉层和淀粉储藏 组织。(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发育早期为胚所吸收,形成无胚乳种 子,其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 (二)种子的主要类型:

依据种子成熟时胚乳的有无和种子中的子叶数目,将种子分为四类:

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蓖麻﹑番茄。

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水稻﹑小麦。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花生﹑菜豆。

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较少见,如慈姑。 (三)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具有成熟健全的胚;外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气。

分解有机物2.种子萌发过程:吸胀 萌动 生根 发芽 幼苗

一般植物萌发时,胚根比胚芽先突破种皮,有利于幼苗固定于土壤,及时吸收水分料,

使幼苗早日独立生长。 (四)幼苗类型

子叶出土:下胚轴迅速伸长,把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子叶在真叶展开前暂时行光合作用 子叶留土:下胚轴不伸长,只有上胚轴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子叶留在土中

第二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细胞周期:

持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分裂期(M期)。 (二)细胞全能性:

植物体的全部组成细胞都是由合子分裂产生的,具有与合子相同的整套染色体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单个细胞发育形成一种新植物体的潜在能力叫做细胞全能性。

(三)细胞壁的分层及特点:

1

形成时间 化学成分 果胶质等。 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等。 纤维素、木质﹑栓质、角质等。 特点 相邻细胞间共有的一层膜,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柔软性 1.分布在胞间层的两侧2.较薄、柔软、有弹性3.能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并可随细胞的生长而不断生长 1、分布在初生壁的内侧2、弹性差、硬度高3、不能扩大表面积,只能在厚度上增加4、次生壁越厚,细胞腔越小,最后细胞死亡 (1) 胞间层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 (中层) 胞时形成。 (2) 初生壁 (3) 次生壁 细胞生长、体积增大时,加在胞间层两侧的壁层。 部分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的壁层,具分层现象。 (四)胞间连丝、纹孔: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在细胞间起物质运输、信息联络作用。

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有较薄的凹陷区域,有胞间连丝通过。

纹孔:次生壁形成时,在初生纹孔场位置不增厚,形成纹孔。细胞间水分和物质交换的通道。

(五)有丝分裂过程:

(1)前期:核内的染色质细丝螺旋化,形成粗短的染色体;前期末,核仁解体,核膜破裂,开始形成纺锤体(即有核两极的微管组成的纺锤状细丝)。

(2)中期:纺锤丝在两极集中,而中间散开;纺锤丝有的通连两极(称为连续丝),有的从一极与着丝点相连(称为着丝点牵丝)。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这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

(3)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相背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这时两极的染色体数目相等(均为2N)。

(4)末期: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发生与前期相反的过程,重新出现核仁、核膜,并在两极形成两个子核。

与此同时,在赤道面上的纺锤丝(中间丝)与微管结合成桶状的成膜体,随后高尔基体、内质网小泡与成膜体融合成圆桶状的细胞板,细胞板以离心方式向外扩展‘最终将一个母细胞分隔为两个子细胞。 (六)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

细线期:细胞内出现细长染色体,所有染色体似一团细线彼此缠绕在一起,此时染色体已复制为双重结构,但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识别。

偶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开始配对,这种现象称为联会。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完毕,使细胞内原来的2n条染色体形成n个二价体。

双线期: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并在若干处发生交叉而相互连接,它是同源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结果。

终变期:染色体收缩达到最大程度。在由双线期向终变期发展的过程中,交叉形成端化。另外,核仁与核膜开始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 (2)中期Ⅰ: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每个二价体的两个着丝粒分别朝向细胞的两极。

2

此时,二价体中的每条染色体在赤道面上的定位取向是随机的。

(3)后期Ⅰ:原来细胞中的2n条染色体,经过后期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每一极只获得n条染色体,从而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4)末期I: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核膜、核仁重新形成,随之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为n,只有原来母细胞的一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 (1)前期Ⅱ: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色体都是由同一着丝粒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它们的臂已经分开,只在着丝粒处相连,外貌呈X型。

(2)中期Ⅱ:核膜和核仁消失,细胞内出现纺锤体。每条染色体以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两臂自由散开。

(3)后期II: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为二,每条染色单体有了独立的着丝粒,并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分向细胞两极。

(4)末期Ⅱ:染色体到达两极后,在其周围重新形成核膜,核仁相继出现。染色体去螺旋变得伸展,恢复到染色质状态。随后细胞质分裂,结果由原来的一个母细胞变成了四个子细胞,称为四分子。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为n。 (七)植物组织的分类: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分生组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 植 物保护组织:表皮、周皮 组 织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成熟组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导管、管胞

输导组织

输导有机养料:筛管、筛胞

分泌结构: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一)根的形态:根据根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

A、定根:从植物体固定的部位发生的根,包括: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 侧根:由主根产生的各级分枝根。

B、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如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 (二)侧根的发生:起源于根毛区深层维管柱鞘(内起源) 维管柱鞘细胞分裂 侧根原基 分化 生长点和根冠

(三)根尖结构及特点: 1.根冠

位置:根尖的最顶端 形态:一般为圆锥形

组成: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作用:保护根幼嫩的分生区和帮助正在生长的根顺利地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 2.分生区:

大部分由根冠包围,由顶端分生组织构成,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部位,故又称为生长点。 根据细胞的发育程度,又分为:

A.原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3

第三章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B.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分裂能力逐渐减弱,并进行初步分化: 最外层为原表皮,中央部分是原形成层,两者之间为基本分生组织。

3.伸长区:

位于分生区之后,多数细胞已经停止分裂,逐渐液泡化,并沿着根的长轴方向伸长,而 成为根尖向下生长的推动力;在其上方,中央柱部分已分化出筛管和导管。 4.根毛区:

位于伸长区之后,细胞停止伸长,并分化成与吸收和运输有关的各种组织——表皮、皮 层和中柱。它是根的初生结构所在部位。与此同时,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根毛, 成为成熟区的外部标志。

(四)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1)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成,是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生活细胞,有根毛,属于吸收组织。

(2)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薄壁细胞构成,在幼根中起贮藏、通气和横向输导的作用。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三部分。

A.外皮层:由表皮下的一至几层形状相对较小、排列紧密整齐的细胞构成;初期可通过水和溶质,后期壁增厚并栓化,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B.皮层薄壁组织:由多层较大、排列疏松的细胞构成;具细胞间隙;]主要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有些植物还具有通气作用。

C.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细胞,排列紧密。幼根中,内皮层的细胞壁在径向壁、横壁上有条木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与根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3)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包括:

A.维管柱鞘(中柱鞘):维管柱的最外层,薄壁细胞,1层或几层。有潜在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裂形成侧根、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等。

B.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组成。星芒状,2-5束。位于根的中央,呈辐射状排列,辐射角尖端为原生木质部,较早分化成熟;近轴中心为后生木质部,较晚分化成熟。组织由外至内分化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是根初生结构的重要特征。功能:自下而上输导水分无机盐。

C.初生韧皮部:与原生木质部相间排列;由筛管、伴胞等组成,有输导同化产物的功能。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也是外始式。

D.薄壁组织:分布于初生木质部、韧皮部之间和髓,具有潜在分生能力。 E.髓(少数有):幼根中央,常有薄壁细胞存在,而构成髓部,它的四周与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射线相连接;在大多数植物根中,随着后生木质部的分化,髓部薄壁细胞全部转化成导管等,这样,成熟的根中就没有髓的存在。 (五)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次生生长是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所特有的)

次生生长: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初生生长后,由于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不断地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这种使根的直径增粗的生长过程。形成层包括:

1、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由初生韧皮部内侧未分化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活动形成;小部分由正对原生木质部的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

初生韧皮部内侧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扩展于木质部、韧皮部之间 与维管柱鞘的分裂细胞联合 形成波浪状的维管形成层环,包围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 2、木栓形成层:发生:首次发生是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年年重新发生,发生位置逐年向内转移,最后可深达次生韧皮部。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和木栓层、栓内层总称周皮。是根加粗后所形成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逐年产生,死后积累所形成的较厚结构称为树皮。

(六)根尖于茎尖分区的区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