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农业推广学历年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自考农业推广学历年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单位在某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推广率为25%,推广度为25%,那么,其推广指数为

( )

A.25% C.62.5%

2.推广项目的选定首先要( ) A.广泛征求意见 C.收集、采集大量的信息

B.确定目标

D.吸取领导人的意见

B.50% D.100%

3.与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法相比,大众传播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成本较高 C.最费时间

B.单向沟通 D.信息真实

4.某乡镇组织农民到某村组现场参观考察玉米套大豆高产示范片,这种推广教育方法属于

( )

A.效果示范法 C.技术示范法

B.大众教学法 D.现场参观教学法

5.农业推广人员引进一项技术成果,在当地推广以前必须进行( ) A.试验设计 C.系统观察

B.制定实施方案 D.试验(示范)

6.我国按项目推广技术的农业推广方式,项目的选择应重点考虑项目( ) A.对农民的素质有较大提高 C.影响面不宜大,增收效果显著

B.影响面大,地方领导人重视 D.影响面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7.推广方法对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可以用作( ) A.衡量农业推广方法本身优劣的尺度 B.衡量农民接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 C.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 D.评价农业技术效果的尺度

8.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有时需要计算有效推广面积,有效推广面积等于( ) A.推广面积×复种指数 C.推广面积÷复种指数

B.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D.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9.在确定农业推广项目时,要进行项目准备,其核心内容是( ) A.可行性研究 C.项目的申报

B.项目的评估、论证 D.扩初设计

10.我国对获得农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农艺师工作两年以上,且能制定本地区农业发

展规划,主持重大发展项目,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重大问题者,可任命为( ) A.推广研究员 C.总农艺师

B.高级农艺师 D.助理农艺师

11.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新的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这些技术属于( ) A.非物质形态技术 C.经营管理技能

B.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 D.有形技术

12.“进步农民策略”的基本理论是( ) A.推广框架理论 C.干预理论

B.创新扩散理论 D.沟通理论

13.创新成果从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叫( ) A.跟随阶段 C.随大流阶段

B.紧要阶段 D.突破阶段

14.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典型示范到大面积应用的阶段称为( ) A.试验示范期 C.成熟期

B.发展期 D.衰减期

15.组织基础理论中,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 ) A.职能结构 C.层次结构

B.职权结构 D.组织结构

16.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形成一般都是以专业户为基础,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这种特性称为( ) A.互益性 C.民间性

B.同类相聚性 D.非盈利性

17.短期农业推广计划的时限,一般划定在( ) A.10年以上 C.3—5年

B.5—10年 D.3年以内

18.技术上限与经济上限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 A.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C.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B.技术上限=经济上限 D.两者关系不确定,或大或小

19.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下哪种法律,从而实现了农业推广的法制化?( ) A.《农业推广法》 C.《农业合作推广法》

B.《农业管理法》 D.《农业生产法》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

挥桥梁作用的是( ) A.农业新技术 C.农业推广

B.农业新信息 D.农业政策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于( ) A.1929年 C.1979年

B.1949年 D.1993年

22.在中国古代,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成功推广范例者是( ) A.赵过 C.孟祺

23.中国农业推广网络是以( ) A.省、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B.乡、村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C.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D.地(市)、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24.农业推广计划的验收方式中不能形成正式结论的是( ) ..A.现场验收 C.农民、社会验收

25.如果你在田间看到某一地块发生棉铃虫害,需要防治,但当事人(承包这块地的农户)又不在现场,你认为采用哪种推广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 A.田间插旗法 C.定点咨询法

B.模范农户法 D.不拘形式接触法

B.通讯验收 D.专家验收

B.贾思勰 D.徐光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农业推广计划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 A.项目计划、方案落实情况 C.推广效果 E.配套经费情况

27.农业推广选择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技术先进适用 C.技术新颖复杂

B.综合效益显著 D.适用范围广

B.试验、示范田建立情况 D.典型经验的总结

E.持续农业的选择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和生态问题

28.按我国国家科委的统计口径,可判定成果已被推广的情况为( )

A.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15% B.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20%

C.一项农业管理技术(或其他软科学成果)推广度≥50% D.推广面积必须达到100万亩 E.推广总经济效益必须达到1000万元

29.纵观世界各农业先进国家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是( ) A.农业生产 C.农业教育 E.农业推广

30.我国农业推广工作者从农业推广的角度,提出了农业推广工作的时期(段),包括

( )

A.研究期 C.发展期 E.交替期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组织设计 32.采纳率 33.广义的农业推广 34.职前培训 35.大众传播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6.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37.农业推广的原则是什么?

38.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和实施中应着重抓好哪几个环节? 39.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 40.农业开发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试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及如何应用集体指导法?

B.试验示范期 D.推广期

B.农业研究 D.农业技术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