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x0+3).根据材料“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43距离”为|x1-x2|”知,C、D两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x0= x0+2,据此可以求得点C的4(2)①设点C的坐标为(x0,坐标; ②当点E在过原点且与直线y= E(- 3x+3垂直的直线上时,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最小,即434, ).解答思路同上. 55解:(1)①∵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B的坐标为(0,y). ∵|-11-0|=≠2, 22∴|0-y|=2, 解得,y=2或y=-2; ∴点B的坐标是(0,2)或(0,-2); ②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1; 2 3x+3上的一个动点, 43∴设点C的坐标为(x0,x0+3), 43∴-x0=x0+2, 48此时,x0=-, 78∴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7815此时C(-,); 7734②E(-,). 55334--x0=x0+3-, 545(2)①∵C是直线y=第 5 页 共 22 页

解得,x0=-8, 589,), 55则点C的坐标为(-最小值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对于信息给予题,一定要弄清楚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本题中的“非常距离”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4.(2012?台州)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a,b的新运算“a⊕b”,使得下列算式成立: 1⊕2=2⊕1=3,(-3)⊕(-4)=(-4)⊕(-3)=- 74,(-3)⊕5=5⊕(-3)=- ,… 615你规定的新运算a⊕b= (用a,b的一个代数式表示). 考点五: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5 (2012?常州)平面上有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BOD=150°(如图),现按如下要求规定此平面上点的“距离坐标”: (1)点O的“距离坐标”为(0,0); (2)在直线CD上,且到直线AB的距离为p(p>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0);在直线AB上,且到直线CD的距离为q(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0,q); (3)到直线AB、CD的距离分别为p,q(p>0,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q). 设M为此平面上的点,其“距离坐标”为(m,n),根据上述对点的“距离坐标”的规定,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 ①满足m=1,且n=0的点M的集合; ②满足m=n的点M的集合; (2)若点M在过点O且与直线CD垂直的直线l上,求m与n所满足的关系式.(说明:图中OI长为一个单位长) 思路分析:(1)①以O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圆,交CD于两点,则此两点为所求;②分别作∠BOC和∠BOD的角平分线并且反向延长,即可求出答案; (2)过M作MN⊥AB于N,根据已知得出OM=n,MN=m,求出∠NOM=60°,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出sin60°=MNm=,求出即可. OMn解:(1)①如图所示: 第 6 页 共 22 页

点M1和M2为所求; ②如图所示: 直线MN和直线EF(O除外)为所求; (2)如图: 过M作MN⊥AB于N, ∵M的“距离坐标”为(m,n), ∴OM=n,MN=m, ∵∠BOD=150°,直线l⊥CD, ∴∠MON=150°-90°=60°, 在Rt△MON中,sin60°=MNm=, OMn3n. 2即m与n所满足的关系式是:m=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值,角平分线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应训练 5.(2012?钦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x,y),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x,y)=(y,x).如f(2,3)=(3,2); ②g(x,y)=(-x,-y),如g(2,3)=(-2,-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2,-3)=(-3,-2),那么g(f(-6,7))等于( ) A.(7,6) B.(7,-6) C.(-7,6) D.(-7,-6) 四、中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第 7 页 共 22 页

1.(2012?六盘水)概念:f(a,b)=(b,a),g(m,n)=(-m,-n).例如f(2,3)=(3,2),g(-1,-4)=(1,4).则g[f(-5,6)]等于( ) A.(-6,5) B.(-5,-6) C.(6,-5) D.(-5,6) 2. (2012?湘潭)文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按此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的平方小1,若输入 7,则输出的结果为( ) A.5 B.6 C.7 D.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根据题意得出输出数的式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2012?丽水)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010 二、填空题

B.2012

C.2014

D.2016

4.(2012?常德)规定用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3.14]=3.按此规定[

]的值为 .

5.(2012?随州)概念:平面内的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概念,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A.2 B.1 C.4 D.3 6.(2012?荆门)新概念:[a,b]为一次函数y=ax+b(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 11+=1的解为 . x?1m7.(2012?自贡)如图,△ABC是正三角形,曲线CDEF叫做正三角形的渐开线,其中弧CD、弧DE、弧EF的圆心依次是A、B、C,如果AB=1,那么曲线CDEF的长是 . 8. (2012?泉州)在△ABC中,P是AB上的动点(P异于A、B),过点P的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不妨称这种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简记为P(lx)(x为自然数). (1)如图①,∠A=90°,∠B=∠C,当BP=2PA时,P(l1)、P(l2)都是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其中l1⊥BC,l2∥AC),此外,还有 条; 第 8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