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对城市来讲 ——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A、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图2.7)

地理位置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 差 比较低 通达度 土地价格或租金 最好 次之 最贵 比较贵 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建议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7,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工业用地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A.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B.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第5页 共7页

C.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D.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的地域范围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起 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板书设计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A、交通便捷程度 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第6页 共7页

城市发展的初期 狭小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扩大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2)其他因素

A、收入 B、知名度 C、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D、历史因素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第7页 共7页